在五岛列岛教堂炖一锅青岛流亭猪蹄
朋友们,你们试过在海岛教堂的厨房里做中式卤味吗?去年秋天我在五岛列岛那座面朝大海的石头教堂做义工时,突然特别想念家乡青岛的流亭猪蹄。你别说,当教堂拱窗飘出酱香时,路过的日本渔民都举着饭盒来敲门呢!这道冷热皆宜的卤味不仅解馋,胶原蛋白能让皮肤水嫩嫩,关节不好的老人家多吃点还能缓解疼痛,特别适合健身增肌的年轻人、哺乳期妈妈和经常熬夜的朋友。
为什么说这是海岛限定版
教堂厨房那口铸铁锅足有脸盆大,正好适合批量制作。流亭猪蹄最妙在于它Q弹不腻的口感,秘诀在于"先紧后松"的炖煮节奏。需要准备:两只前猪蹄(肉多筋少)、葱段、姜片、八角三颗、桂皮手指长的一段、豆蔻两颗,调味要用冰糖、老抽、蚝油和关键道具——半瓶青岛啤酒。记得那次我翻遍教堂储物柜,竟然找到老神父收藏的札幌啤酒,代替青岛啤酒居然让猪蹄带了点清酒香!
手把手教你复刻经典
第一步处理猪蹄很有讲究。用火枪燎掉表面杂毛,清水浸泡时加点白醋。我在教堂厨房没有专业工具,灵机一动用蜡烛灼烧猪蹄缝隙,虽然场面有点滑稽,但效果意外的好。第二步冷水下锅焯水,倒入两勺料酒,水沸后撇浮沫要像写毛笔字那样轻柔,这样汤底才会清亮。
第三步炒糖色是成败关键。记得那次海风太大,教堂厨房的灶火总被吹灭,我只好用祭坛旁的防风烛台围着锅底加热。冰糖在油里融化到琥珀色立即下猪蹄,滚烫的糖浆裹住猪蹄时发出的"滋啦"声,惊醒了在长椅打盹的流浪猫。第四步转入炖锅后加啤酒没过猪蹄,其余调料用纱布包成料包。这里分享我的独家经验:有次炖煮时临时被叫去修理教堂钟楼,忘记关火多煮了四十分钟,回来时汤汁快烧干了,没想到因祸得福——浓缩的酱汁像胶水般黏稠,猪蹄呈现出漂亮的琉璃色,比正常版本更入味!
第五步小火慢炖90分钟后,关火浸泡才是灵魂。我把砂锅埋在教堂后院温暖的火山灰里,让余温慢慢渗透。第二天清晨取出时,猪蹄在朝阳下闪着玛瑙光泽,用筷子轻轻一划就骨肉分离。最后步骤是待完全冷却后切片摆盘,浇上凝冻的卤汁,撒些教堂菜园现摘的紫苏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三个让你不翻车的小贴士
首先猪蹄焯水后要立刻冲冰水,我在教堂直接用了山泉水,热胀冷缩能让皮更脆。其次香料宁可少不可多,有次我手抖多放了八角,炖出来的猪蹄居然带着教堂熏香的味道。最后切记不要频繁掀盖,就像做祷告需要耐心,让时间施展魔法才是真谛。
现在每次看到教堂钟楼的照片,舌尖都会泛起那带着海风的酱香味。其实食物最动人的,永远是制作过程中那些意外的风景。下次你们要是去五岛列岛,说不定还能在教堂石阶上闻到飘了十年的卤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