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宽窄巷子做内蒙古奶酪?这事儿听着新鲜!
朋友们,你们有没有想过,在成都宽窄巷子那青砖黛瓦的院子里,一边听着川剧的锣鼓声,一边做一道内蒙古的传统奶酪?今天我就来跟大家唠唠这道既养生又美味的吃食——内蒙古奶酪。它可不是普通甜品,而是草原上的“营养宝库”!内蒙古奶酪用鲜奶发酵制成,富含乳酸菌和钙质,能助消化、强骨骼,特别适合孩子长身体、老人补钙,或者像我们这样老对着电脑的上班族。夏天吃它清爽开胃,冬天配热茶暖身,简直老少皆宜!
为啥在宽窄巷子做这个?
其实啊,我去年在宽窄巷子摆过一个小摊,专门教游客做各地特色小吃。有一回,一个内蒙古来的大姐尝了我做的川北凉粉,直说“不够劲儿”,非拉着我学做她们老家的奶酪。我当时心想:成都这潮湿天气,能做出草原那股醇厚味儿吗?结果一试,嘿,真成了!宽窄巷子里石桌石凳摆开,铜锅木勺一架,游客们围着看牛奶慢慢凝固,那场景别提多有意思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手把手教你做内蒙古奶酪
下面我就把改良版的家庭做法分享给大家,保准你在家也能复刻!首先备料:鲜牛奶2斤(别用脱脂的,没那香味)、米酒汁半碗(当天然发酵剂)、白糖适量,爱吃的还能加点儿葡萄干或炒米。工具嘛,一口厚底锅、纱布、模具就行。
第一步,煮奶是关键。把牛奶倒进锅,小火慢煮到冒小泡,千万别大火,不然糊底了全是焦味儿。我有次在巷子里做演示,光顾着和游客聊天,一不留神煮糊了锅,整条街都是烟熏火燎的,害得隔壁茶馆老板直喊“着火啦”!
第二步,加米酒点睛。等牛奶微凉到不烫手,缓缓倒入米酒汁,边倒边搅。这时候你会看到牛奶慢慢结块,像云朵似的浮起来,那叫一个治愈。
第三步,静置凝魂。盖上盖子闷半小时,让乳酸菌尽情工作。这时候最适合溜达去巷子口买份糖油果子,回来正好接着做。
第四步,滤出精华。用纱布包住奶块,挂起来沥干乳清。要是喜欢扎实口感就多滤会儿,喜欢嫩的就少滤片刻。
第五步,定型调味。把滤好的奶块压进模具,撒上白糖和果干,冷藏两小时就能切块啦!
这些坑我替你踩过了
最后唠叨几句注意事项:一是牛奶一定要全脂,我用过脱脂奶试过,成品像嚼橡皮;二是发酵温度控制在20-25度最合适,成都夏天太热的话,可以放空调房里操作;三是如果想吃咸口的,把白糖换成盐和炒米,别有一番风味!记得那次在宽窄巷子,有个法国游客非要往奶酪里加辣椒面,说是要“中西合璧”,结果吃得直灌茶水——传统吃法还是甜咸为主更妥帖呀。
这道奶酪现在我每周都做,早上配粥、下午当零嘴,连我家挑食的猫都追着要。大家要是来宽窄巷子逛累了,不妨找个茶座试试手,保准比吃龙抄手还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