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壹岐岛历史公园做一碗甘肃浆水面

频道:菜品 日期: 浏览:5

在壹岐岛历史公园做一碗甘肃浆水面

哎呀,朋友们,今天咱们不聊那些花里胡哨的大菜,就说说这碗甘肃浆水面。你可能想问,浆水面是个啥?简单说,它就是一碗带着“酸”劲儿的清爽面条,特别适合在壹岐岛历史公园这种海风吹拂、历史氛围浓厚的地方,来上一碗,解腻又舒坦。

这碗面到底有啥好?

浆水面的核心就是那个“浆水”,它是用芹菜、莲花白(就是包菜)这些蔬菜发酵出来的酸汤。这玩意儿可是个宝!首先,它**消暑解腻**是一绝。夏天在户外,汗流浃背的,喝上一口酸溜溜的浆水,瞬间就觉得凉快了不少,胃口也开了。其次,它有助于**消化**。浆水里含有天然的益生菌,能促进肠胃蠕动,如果你吃了油腻的东西感觉堵得慌,来碗浆水面准没错。所以,它特别适合**夏天没胃口的人、消化不太好的朋友,还有喜欢酸爽口味的吃货**。当然,胃酸过多的朋友就得稍微注意点,尝尝味儿就好,别过量。

在壹岐岛历史公园做一碗甘肃浆水面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手把手教你做浆水面

好了,功效说完了,咱们动真格的。今天,我就在壹岐岛历史公园的户外料理区,借着这海风与古意,给大家演示一遍浆水面的制作。这里没有专业厨房的拘束,反而多了一份随性的乐趣

**第一步:准备浆水引子(这个是灵魂!)**

正宗的浆水是需要老浆水做“引子”来发酵新浆水的。如果你没有,也别急,我们可以用更简单的方法模拟那个风味。找一个干净的、无油无生水的罐子(公园里我用的是自带密封玻璃罐)。把一小把芹菜、几片包菜叶子洗净切段,用开水烫一下捞出放凉。然后,在罐子里加入凉白开,倒入大约200毫升的白醋或者米醋(这是模拟酸味的快捷方式),再加一小勺盐和一点点白糖。最后把晾凉的蔬菜放进去,盖上盖子,放在阴凉处让它“培养”一天。虽然风味比不上传统发酵的,但应急绝对没问题。

**第二步:和面与擀面**

甘肃浆水面的面条讲究的是手擀面,要筋道。取中筋面粉,加入一点点盐,然后慢慢加入冷水,边加边搅拌,揉成一个光滑偏硬的面团。盖上湿布,让它“醒”上至少半小时。醒好的面团会变得柔韧很多。在公园的石桌上撒上干面粉,用擀面杖把面团擀成一张大薄片,然后像叠扇子一样叠起来,用刀切成粗细均匀的面条,抖开备用。这个过程非常治愈,看着面团在手中变化,很有成就感。

**第三步:制作“炝浆水”**

这是让浆水风味升华的关键一步。起锅烧一点油,油热后放入几粒花椒、干辣椒段和葱花、蒜末,用小火爆出香味。等到香气四溢,花椒和辣椒的香味被热油激发出来时,立刻将我们事先准备好的“浆水”(把罐子里的酸汤滤出来,蔬菜可以不要)猛地倒入锅中。只听“刺啦”一声,一股复合的、带着焦香的酸味瞬间升腾起来,这就是所谓的“炝浆水”。这一步,立刻让浆水的味道从单一的酸,变得富有层次感,香气扑鼻。

**第四步:煮面与过水**

另起一锅水,水开下面条。面条煮到八成熟,中间还有一点点白芯的时候,就用漏勺捞出来,立刻投入到准备好的凉开水里。这一步叫“过水面”,能让面条口感更加爽滑、筋道,不会黏糊在一起。在壹岐岛的海边,用凉水激一下的面条,吃起来格外利落。

**第五步:组合与调味**

把过完凉水的面条捞入大碗中,浇上我们刚才做好的、热气腾腾的炝浆水。根据个人口味,可以再淋一点辣椒油,撒上香菜末。一碗地道的甘肃浆水面就完成了!面条筋道,汤水酸香开胃,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麻和辣,吃一口,浑身通透。

**(这里插入我的亲自操作经验)**

我记得有一次在家里做,图省事,没做“炝浆水”这一步,直接把凉浆水浇在面上。结果吃起来,酸是酸,但总感觉少了灵魂,味道很“愣”,不够香醇。自那以后,我每次都必定会认真地用热油炝一下锅,那“刺啦”一声,才是浆水面美味的开关。所以朋友们,这一步千万不能省!

一些小贴士让你做得更完美

1. **卫生是关键**:无论是制作浆水还是储存,所有容器必须无油无生水,否则容易变质。

2. **面条要筋道**:和面时水要分次慢慢加,面团宁可硬一点也不要软,醒面时间一定要够。

3. **炝油要热**:油温一定要够热,才能瞬间激发出香料的味道,融入浆水中。

4. **灵活变通**:如果没有条件自己做浆水引子,用我提到的白醋模拟法,或者现在有些电商平台也能买到成品浆水,都是不错的选择

看,在壹岐岛历史公园,看着古老的遗迹,吹着微咸的海风,吃着自己亲手做的一碗酸辣筋道的浆水面,是不是别有一番风味?这不仅仅是一顿饭,更是一次与美食、与历史、与自然的对话。下次你来公园野餐,不妨也试试看!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