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金湖蒜泥龙虾:一口鲜香,半城文化

频道:菜系 日期: 浏览:3

南通金湖蒜泥龙虾:一口鲜香,半城文化

要说夏天最让人惦记的味道,那非得是蒜泥龙虾不可!而咱们南通的金湖蒜泥龙虾,那可真是龙虾界的"白月光"。这道菜啊,不光味道绝,背后还藏着南通人特有的生活智慧和文化底蕴。您要是没尝过,可真算白来南通一趟!

先说说这金湖蒜泥龙虾的来历。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南通金湖一带的渔民就发现湖里的小龙虾泛滥成灾。聪明的当地人琢磨着:这玩意儿能不能做成菜?起初只是简单蒸煮,后来有人尝试用本地特产的大量新鲜蒜泥来烹制,没想到一下子打开了新世界——蒜香既能压住水产品的腥气,又能吊出龙虾肉的清甜,从此这道菜就在南通扎了根。现在每到夏季,南通人家家户户的餐桌上都少不了一盆红彤彤的蒜泥龙虾

要说这蒜泥龙虾可不光是好吃,它还挺养生。大蒜含有大蒜素,能抗菌消炎;龙虾蛋白质丰富,脂肪含量低,特别适合三高人群和减肥的朋友。去年我痛风发作时,医生特意交代要少吃海鲜,但又说像这种淡水龙虾偶尔吃几只无妨,毕竟它嘌呤含量比海虾低得多。不过孕妇和过敏体质的朋友还是要谨慎些。

下面就跟大家分享我的独门做法

记得第一次做这道菜时,我可闹过笑话。那会儿以为蒜泥越多越好,结果三斤龙虾放了整整两头蒜,呛得邻居来敲门问是不是着火了。现在我可算摸出门道啦!

首先选料要讲究:龙虾一定要选金湖产的青壳虾,壳薄肉嫩。最好挑大小均匀的,每只7-9钱最合适。回家先把龙虾放清水里养两小时,记得滴几滴香油让它吐沙。这时候别闲着,咱们来准备灵魂蒜泥——我习惯用压蒜器,比刀剁的更能保留蒜汁。三斤龙虾大概需要150克蒜泥,别怕多,蒜可是这道菜的精髓

关键的来了:锅中放菜籽油烧至六成热,先下三分之二蒜泥小火慢炒。这里有个诀窍——一定要炒到蒜泥微微发黄,闻到焦香味再下龙虾,这样蒜香才能彻底释放。我第一次做就是火候没掌握好,蒜泥还生着就下龙虾,结果煮出来总有股生蒜的辛辣味

接着把沥干的龙虾倒入锅中,大火翻炒至变红。这时候沿着锅边淋入两勺料酒,加老抽、生抽、糖调味。记住要加一小勺糖,这是南通菜的特点——吊鲜不提甜。然后倒入啤酒没过龙虾,烧开后转中火焖15分钟。

南通金湖蒜泥龙虾:一口鲜香,半城文化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最后开大火收汁,把剩下的生蒜泥撒进去。这个双蒜组合的吃法是我们南通老师傅传下来的——熟蒜提香,生蒜增味。临出锅前撒把葱花,要是喜欢口感丰富些,还可以加些年糕或者嫩豆腐一起煮。上次我加了南通特产的草鞋底烧饼垫在盘底,吸饱汤汁的烧饼比龙虾还抢手呢!

说到这儿,不得不提提南通的蓝印花布。每次做这道菜,我总爱用蓝印花布当桌布,靛蓝色的底子衬着红艳艳的龙虾特别好看。这种传统工艺能流传至今,还得感谢张謇先生。这位清末状元在南通兴办实业时,就把蓝印花布推向了世界。有时候吃着龙虾,看着桌布上栩栩如生的印花,仿佛能感受到张謇先生"父教育,母实业"的理念还在影响着南通人——就像这道蒜泥龙虾,既保留了传统做法,又不断创新。

这几个注意事项可得记牢

龙虾一定要刷洗干净,特别是腹部容易藏污纳垢。我一般用旧牙刷刷,比洗碗布好使。处理虾线时有个小技巧:抓住中间那片尾巴一拧一拉,肠线就出来了。要是遇到虾黄流出来也别慌,赶紧用锅接住,这可是最鲜的部分!

蒜泥最好现做现用,放久了会发苦。要是吃不完的龙虾,第二天加热时记得再加点新鲜蒜末。不过在我们家从来不会有剩的,每次上桌不到十分钟就光盘了。最后提醒大家,吃完龙虾别急着喝浓茶,可以泡杯南通如东的藿香茶,既解腻又暖胃。

说起来真有意思,一道蒜泥龙虾竟串起了南通的饮食文化、传统工艺和历史传承。每次围坐一桌剥龙虾,满手油光地说笑,这不正是张謇先生当年期盼的"衣食足而知荣辱"的生活图景吗?所以啊,来南通不仅要吃龙虾,更要品品这味道里的江海情怀

关键词: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