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良村邂逅兰州三炮台:一碗茶里的西北风情

频道:菜品 日期: 浏览:1

在相良村邂逅兰州三炮台:一碗茶里的西北风情

朋友啊,你要是来相良村看过荞麦花开,准会惦记着在田埂边摆上小马扎,捧一碗热腾腾的三炮台。这甘肃兰州来的盖碗茶,在咱们这儿的荞麦田里喝着,竟比在黄河边还够味儿——荞麦花的白浪随风起伏,茶碗里春尖茶叶、临泽小枣、永登玫瑰在开水中舒展,恍惚间真以为把西北的豪迈和江南的婉约都泡进这"三炮台"里了。

这碗茶到底藏着什么门道?

三炮台讲究"底衬面盖",茶叶垫底,红枣桂圆居中,冰糖玫瑰盖顶,喝前要用碗盖刮三下。红枣补血安神,桂圆养心健脾,冰糖润肺生津,菊花清肝明目,再加上兰州特产玫瑰酱的理气解郁功效,特别适合经常熬夜的上班族、消化不好的老人家、容易手脚冰凉的姑娘们。在相良村这样昼夜温差大的地方,傍晚喝一碗能驱散满身湿气,比吃补药还舒坦。

去年霜降那天我在荞麦作坊试过新方子。当时把冰糖换成土蜂蜜,结果发现蜂蜜遇高温发酸,反而破坏了玫瑰的香气。后来守着土灶反复调试,才摸准了85℃水温的诀窍——水烧到锅底冒蟹眼泡时最宜,冲下去既能激出茶叶的醇厚,又不会把娇嫩的玫瑰花烫出涩味。这些经验可都是毁了三大罐玫瑰酱才换来的。

手把手教你泡出相良村风味>

第一步选器皿最要紧。在相良村集市淘的粗陶盖碗最好用,碗身要比普通茶碗深三分,这样材料能充分翻滚。先往碗底铺两指宽的春尖茶叶,这绿茶底子像荞麦秆般清瘦,最衬得住后续的甜香

第二步堆料要像搭房子。我习惯把碾碎的宁夏枸杞压实在茶叶上,接着码六颗去核的临泽小枣——记得用竹签在枣身扎些小孔,去年秋天我忘记扎孔,结果枣芯的甜味闷着出不来。然后摆三颗桂圆干,撒七八朵黄山贡菊,最后挑一勺带着露水的玫瑰酱封顶。

第三步冲水时要玩个"凤凰三点头"。提着陶壶从高处冲入热水,水流要在碗里打出漩涡,让底层的茶叶翻涌上来与花果交融。这个动作重复三次,像极了相良村人收割荞麦时扬穗的动作

第四步盖碗焖茶得看云识天气。晴天焖三分钟,阴天要焖足五分钟。上次荞麦花节时,我趁着云朵遮住太阳的间隙开碗,茶汤橙黄透亮,带着花蜜香的蒸汽噗地窜出来,惹得路过的大娘连声夸香。

第五步品茶仪式最有意思。左手托碗托,右手用盖沿轻刮茶汤,刮第一次闻香,刮第二次观色,刮第三次小口慢饮。记得有个京都来的茶道师尝过后,说这刮碗三响比日本茶道的茶筅声更荡气回肠。

在相良村邂逅兰州三炮台:一碗茶里的西北风情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些讲究可别不当回事

三炮台虽好,但糖尿病患者记得别放冰糖,换成三粒话梅照样生津。孕妇喝的话要把桂圆挑出来,月经期的姑娘可以多加些红枣。最要紧的是千万别隔夜喝,去年夏天我贪凉喝了隔夜茶,结果涩得舌头像摸了未打磨的荞麦壳

如今相良村的荞麦田还是年年开花,我的三炮台配方也随着节气调整。春天加些新采的枇杷叶,秋天换两颗沙棘果。这茶就像生活,既要守着老规矩,也得学着变通。下次你来相良村,记得找我喝碗带着荞麦花风的三炮台——我总在第三泡茶时,给你讲讲去年霜降土灶边那些有趣的事。

关键词: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