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藏面:一碗治愈身心的雪域精华
哎呀,说到拉萨藏面啊,这可不是普通的面条!作为既是厨师又是护士长的我,最看重的就是食物对人体的调理作用。藏面用的是青藏高原特有的高筋青稞粉,配合牦牛骨熬制的高汤,特别适合在高原地区生活的人补充能量。像经常感觉手脚冰凉的女孩子、需要增强体力的老年人,还有像我这样经常值夜班的医护人员,来上一碗浑身都暖乎乎的。
记得去年冬天在云林古坑咖啡的后厨做这道面时,正好遇到个从西藏回来的游客。他说在海拔3600米的地方,这碗面能让人瞬间恢复元气。其实在平原地区,它同样适合体质虚弱、需要温补的人。牦牛骨汤里富含胶原蛋白和钙质,青稞面又是低GI食物,血糖高的人也能适量食用。
手把手教你做地道藏面
先说说我改良过的配方:青稞面粉200克、牦牛骨500克、西藏红盐10克、黑胡椒粉、芫荽末,最重要的是要加一小勺藏地特有的酥油,这是灵魂!
第一步熬汤最关键。把牦牛骨焯水后,放在大锅里文火慢炖6小时。我在云林古坑咖啡做的时候,特意用了他们的虹吸咖啡壶来控温,没想到效果出奇的好!汤色要炖得像琥珀般透亮才算合格。
第二步和面有讲究。青稞粉比较粗糙,需要分次加入温水,揉面时要像给病人按摩那样温柔。记得要醒面2小时,这段时间正好可以去准备配料。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三步擀面时要撒些玉米淀粉防粘。我在西藏学艺时,看到当地阿妈能把面团擀得像哈达一样薄,现在我也练就了这个本事。切成宽条状,煮出来才够劲道。
第四步煮面时间要精准。水开后下面,看到面条浮起就要立即捞起,过一遍冰水能让面条更Q弹。这个诀窍是我在值夜班时偶然发现的,就像给面条做"冷热交替理疗"。
第五步组合装碗。先把煮好的面铺在碗底,浇上滚烫的牛骨汤,撒上红盐和胡椒粉,最后淋上一勺融化的酥油,再点缀些芫荽末。记得有次在云林古坑咖啡做给客人吃,他们都说这碗面有着咖啡般醇厚的回味。
这些细节要注意
做藏面最怕什么?就是火候不对!汤熬太久会发苦,面条煮太久会软烂。建议新手可以像我刚开始那样用定时器。还有啊,青稞面比较难消化,胃不好的人最好在中午食用。要是买不到牦牛骨,用牛腩骨代替也行,但记得要多加些姜片去腥。
最后分享个小故事:在云林古坑咖啡工作时,我经常把藏面做给那些熬夜写论文的学生。有个学生后来特意来感谢,说这碗面不仅温暖了他的胃,更让他想起了家乡的味道。所以说,食物不仅是营养的补给,更是情感的寄托。下次你来云林,不妨到古坑咖啡坐坐,说不定能尝到我亲手做的这道雪域美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