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片场做洛阳水席是种什么体验?
今天咱们剧组在拍一场唐朝家宴的戏,导演突然说想要真菜上桌,说演员闻着香味才能演出那种馋劲儿。我这兼职飞行护士的剧组厨师可就派上用场了——正好给大家露一手洛阳水席!这水席啊,可是从武则天时期传下来的,整整二十四道菜,道道带汤水,吃起来跟流水一样,所以叫"水席"。最早是寺庙里的素斋,后来才进了宫廷。这大冷天的,热乎乎的汤汤水水最养胃,特别适合咱们在片场吹了一天冷风的演员们。
为啥说这菜是片场救星?
您别看现在摄影棚里灯火通明的,刚才拍雨戏的时候,咱们女主角穿着薄纱裙在鼓风机前站了俩小时。我当飞行护士那会儿就常备姜汤,现在把这经验用到水席里——第一道"牡丹燕菜"特意多加了白胡椒,汤底用老母鸡熬了三个时辰,喝一口从喉咙暖到胃里。去年在横店拍戏,有个武行小弟吊威亚着凉了,就是靠我这碗改良版燕菜发的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具体做法您可瞧好了:萝卜切细丝拌淀粉蒸透,泡在提前熬好的高汤里。这高汤有讲究——我每次熬汤都守着军用急救包,万一现场有烫伤能立即处理。上个月拍爆破戏,还真用上过烫伤膏。第二步把火腿丝、鸡肉丝、香菇丝码成牡丹花形,这步最考验耐心,得学我们护士缝合伤口那个细致劲儿。第三步浇滚汤,要让花瓣在汤里微微颤动才算成功。
我的独门秘诀
做完燕菜该做"连汤肉片"了。这道菜特别适合武打演员补体力——里脊肉切片时得顺纹理,像我们处理伤口要顺着肌肉走向。腌肉时我加了点剧组特供的姜汁,这是从飞行药箱里得来的灵感,去年在高原拍戏,演员缺氧食欲差,就是靠这个开胃的。滑肉片时汤要保持微沸,太滚了肉会老,火候就跟我们护士量体温一样,得精准。
最后说说注意事项:水席最忌汤凉,我专门找了场务用保温箱装汤盅。切菜时注意刀具摆放——在片场可比在医院厨房危险多了,到处是电线设备。要是给演员盛汤,记得留点余地,不然戏服沾了油渍,服装师该找我算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