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船屋里的甘肃乡愁:手作杏皮酒全记录
朋友,你尝过杏皮酒吗?就是在泰晤士河摇晃的船屋里,我把那罐琥珀色的液体从储藏柜搬出来时,河面的波光正好映在玻璃罐上。这种用甘肃旱地杏干酿的甜酒啊,喝一口能让你舌尖泛起丝绸之路的风沙味,又带着江南梅子酒的温润。最适合整天对着电脑的上班族,或者像我们这样在异国他乡熬夜想家的人——它健脾暖胃,杏皮里的有机酸还能缓解疲劳,不过孕妇和酒精过敏的朋友可得绕道啦。
从甘肃果园到伦敦船屋
制作杏皮酒需要准备300克甘肃杏干(一定要选自然晒干的,硫磺熏过的会破坏风味)、500毫升高度白酒(38度以上纯粮酒最佳)、150克黄冰糖、1个密封玻璃罐。我在卡姆登市场杂货店角落找到的甘肃杏干特别地道,表皮带着沙尘暴吹过的粗粝感,闻起来有阳光晒透的果香。船屋厨房空间有限,但操作台正对河面,偶尔有天鹅游过窗边,倒是给酿酒过程添了些诗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五步酿出金琥珀
第一步处理杏干时,我得分享个血泪教训——去年第一次做时偷懒没去蒂,结果成品带着涩味。现在每次都会用厨房剪仔细修剪杏干两端,再对半切开露出果肉。第二步把处理好的杏干铺在蒸笼里,在船屋的小燃气灶上隔水蒸8分钟。这步特别关键,蒸过的杏干会变得柔软,像吸饱水分的沙漠旅人,但切记不要蒸过头,否则会丢失果香。
第三步装罐可是有讲究的。按照杏干、黄冰糖、白酒的顺序层层叠加,冰糖块要敲成鸽子蛋大小,太大不易融化,太小又沉底糊锅。最后倒入白酒时,一定要完全淹没所有食材,我通常会留出两指高的空间——别问我是怎么知道装太满会溢出的,去年擦船屋天花板的经历实在太惨痛。
时光魔法与风味密码
第四步密封后,要把罐子放在船屋阴凉的储物柜,那里温度稳定在18℃左右。接下来就是三个月的等待,每周轻轻摇晃罐子时,能看见冰糖像慢动作的雪花在琥珀色的酒液里旋转。等到杏干从橙黄色变成浅褐色,酒体呈现透亮的蜜金色,就可以进行第五步过滤装瓶了。
过滤时我习惯用船屋里的咖啡滤纸,虽然慢些但特别清澈。有次尝试用纱布,结果细小的果肉纤维漏了进去,半个月后瓶底就有了沉淀。装瓶后记得贴标签记录日期,我习惯用伦敦地铁票当便签纸,这样混搭的仪式感特别有趣。
船屋主人的私房贴士
酿好的杏皮酒可以直接加冰喝,也能兑苏打水做成气泡酒。有次聚会我把它浇在香草冰淇淋上,朋友们都说比意大利阿玛雷托更有层次感。但要注意开封后最好半年内喝完,船屋潮湿环境容易让风味打折扣。如果发现酒液变浑浊或产生异味,千万别舍不得,直接倒入泰晤士河喂鱼吧——当然开玩笑的,还是该倒进下水道。
现在我的船屋储藏柜里永远躺着三罐不同阶段的杏皮酒,就像把甘肃的四季装进了玻璃罐。当国会大厦的钟声穿过河雾传来时,倒一杯自酿的杏皮酒慢慢啜饮,忽然觉得乡愁原来是种可以窖藏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