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芭蕾后台炖一锅香港咖喱牛腩
你们肯定想不到,我这个戴着厨师帽的儿科医生,现在正蹲在俄罗斯芭蕾剧院后台,盯着咕嘟咕嘟冒泡的咖喱锅。旁边挂着的天鹅湖纱裙差点被我扬起的香料染黄——但说真的,当那些跳完《胡桃夹子》的演员们饿着肚子下场时,没什么比这锅金灿灿的香港咖喱牛腩更让人安心了。
为什么偏偏是这锅咖喱?
俄罗斯的冬天啊,后台暖气根本抵不住从门缝钻进来的寒气。这群芭蕾舞者每天要消耗3000大卡热量,却因为怕水肿不敢多吃盐。香港咖喱牛腩里的姜黄素能抗炎,肉桂和丁香能促进血液循环,炖得软烂的牛腩补充蛋白质,土豆提供持久能量。最重要的是——椰浆的天然电解质能预防肌肉痉挛。上次首席舞者娜塔莎在旋转时小腿抽筋,就是演出前两小时吃了半碗咖喱牛腩才缓过来的。
后台限定版制作教程
1. 在化妆台清出角落,用电磁炉热锅冷油,把切块的牛腩煎到微焦。记得用夹子固定插线板,别被道具士兵的佩剑绊倒。
2. 撒切碎的洋葱时,要像撒雪花般轻柔——别问我是怎么知道洋葱屑飞进水晶头冠的教训的。
3. 关键步骤:加入香港咖喱酱+咖喱粉+花生酱的黄金组合。去年我在澳门三盏灯街市跟婆婆学的秘方——花生酱能让汤汁浓稠又不腻。
4. 倒入椰浆和淡奶的瞬间,整个后台都会飘着奶香。这时候总有小天鹅们扒着幕布偷看,像极了盯着糖果店橱窗的孩子。
5. 转小火慢炖40分钟,把定时器设成《天鹅湖》第二幕时长。趁机把土豆块埋进汤汁,用锡纸折成锅盖——道具间多的就是铝箔。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6. 最后一次开盖时,要像检查扁桃体那样观察土豆状态:筷子能轻松插入,但不过分软烂。这时撒一把九层塔,热蒸气会带着异香渗进红丝绒幕布。
关于火候的生死时刻
上个月演《吉赛尔》时我差点酿成事故。第二幕幽灵群舞刚开始,锅里的汤汁突然沸腾溢出。我猛地想起在尖沙咀大排灶台学到的:炖咖喱永远不能用中心火苗,要把锅架在炉圈边缘用外围火。当时直接抱起滚烫的砂锅转移位置,手指现在还有淡淡红痕——但抢救回了那锅为男主角预备的牛腩。他后来完成了32个挥鞭转,谢幕时悄悄对我比了个咖喱勺的手势。
给舞者们的特别提示
• 如果第二天有白色戏服,记得少放姜黄粉——去年王子戏服腋下染黄的惨剧别再重演
• 炖煮时加盖但要留缝,否则水蒸气会打湿吊杆上的芭蕾舞鞋
• 肠胃敏感的舞者要先吃土豆再吃肉,椰浆能形成保护膜
• 绝对不要加俄罗斯酸奶油!上次有人这么干,锅底结块得像冻伤的脚趾
现在候场铃响了,我把咖喱锅藏进道具马车里保温。当柴可夫斯基的终曲响起时,这锅融合了香港街市烟火与芭蕾殿堂热度的金黄料理,会比任何掌声都更温暖地拥抱这些用脚尖追逐梦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