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利牛斯山酿一壶银川枸杞泡酒
嘿,朋友们!你们肯定想不到,我这个整天穿着白大褂搞生物工程的厨师,最近居然在比利牛斯山的牧羊人小屋里折腾起了宁夏枸杞泡酒。窗外是终年积雪的山峰,屋里飘着柴火灶的松木香,手里这壶琥珀色的酒液,简直是把东方的养生智慧和西欧的山野灵气融在了一起。
先说说这玩意儿有多神奇吧。宁夏枸杞可是"红宝石"级别的食材,富含枸杞多糖、甜菜碱和胡萝卜素。生物工程师的职业病让我非得查文献——这东西能增强免疫力、抗疲劳,还对保护视力有奇效(整天盯显微镜的人狂喜)。泡成酒后,酒精能更好地萃取有效成分,特别适合经常熬夜的上班族、体质虚弱的老人,还有像我这样常年在实验室倒腾菌种的研究员。不过注意啦,高血压患者和孕妇可不能贪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牧羊人小屋里的酿酒魔法
第一步是选材。我在山脚下集市找到了宁夏中宁的头茬枸杞——要选颜色暗红、果肉厚实的,闻起来有自然的甜香。酒最好用40-50度的纯粮酒,我在当地酒坊买了农家自酿的梨烧酒,生物工程师的鼻子一闻就知道没加香精。玻璃罐是用三块奶酪跟牧羊人换的,记得一定要无水无油!
第二步处理食材。把枸杞铺在松木桌上,借着天光挑出梗和坏果。这里分享我的独家经验:去年在实验室用无菌操作台处理枸杞时,发现用纯净水快速冲洗后立即用冷风吹干,既能去除灰尘又能最大限度保留营养。在小屋里我就用山泉水冲洗,然后铺在粗麻布上对着窗外的山风晾半小时。
第三步装罐。先往罐底铺层枸杞,撒层老牧羊人送的岩冰糖,如此反复到七分满。记得最上层必须是枸杞,像给酒液盖床红丝绒被子。这时候浓烈的酒香会混着枸杞的果香飘出来,隔壁山羊都凑到窗前咩咩叫。
第四步注酒。缓缓倒入白酒,要完全没过枸杞两指高。这时候你会看到枸杞像红珊瑚般在酒液中浮沉,冰糖像水晶慢慢沉底。用干橡木棍轻轻搅动,我习惯顺时针搅七圈——这是以前跟宁夏老师傅学的,说能让药材融合更均匀。
第五步封存。羊皮纸封口再盖木塞,放在壁炉旁的储物架上。那里温度稳定在15-20度,每天清晨会有阳光透过石窗照在罐子上。牧羊人说这位置是他们世代存奶酪的地方,最懂如何与时间打交道。
三个月的等待与惊喜
等到雪山开始融雪时开罐,酒色会变成透亮的宝石红。这时候要用细纱布过滤,我直接用了煮奶酪的滤网(彻底消毒过的!)。过滤时记得轻压枸杞获取更多汁液,但别太用力避免浑浊。装瓶时留点空隙,像我这样带下山送人的话,瓶口还要滴层蜂蜡密封。
最后唠叨几句注意事项:每天20毫升就够了,最好饭后饮用。别用金属容器盛装,我试过用不锈钢杯,第二天杯壁就出现暗斑。如果酒液变混或发酸,千万别舍不得,直接浇给屋外的野蓝莓丛当肥料——别问我怎么知道的,去年在实验室失败的那批可是养出了最壮的绿萝!
记得开罐那天,老牧羊人尝了口说:"这比我们的草药酒还暖身子。"我笑着又给他满上一杯——你看,好东西从来不分国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