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泽空军基地做一碗甘肃搓鱼子
你说在这冰天雪地的三泽基地,最想念什么?不是披萨不是汉堡,是那碗能暖到脚底心的甘肃搓鱼子!这玩意儿看着像小鱼儿,吃着像年糕,其实是西北人过冬的宝贝。搓鱼子用高筋面粉揉成,好消化又管饱,特别适合咱们这种在零下十几度还要出外勤的。基地食堂的日本厨师山田第一次见我做这个,瞪圆眼睛说:"这难道是把云朵搓成了鱼?"
为啥要学这道菜
在基地待久了才发现,搓鱼子简直是为军事基地量身定做的。首先它特别扛饿,一碗下肚能顶五小时高强度训练;其次食材简单,面粉、土豆、西红柿这些基地冷库永远堆成山;最重要的是暖胃,北海道的妖风能穿透三层防寒服,但一碗热腾腾的搓鱼子下肚,马上从胃里燃起个小太阳。上次飞行员小张夜航回来冻得嘴唇发紫,喝了半碗就缓过来了,现在整个飞行中队都管这叫"中国魔法面条"。
记得第一次在基地厨房试做时,我犯了个致命错误——用温水揉面。结果搓出来的"鱼"全黏在一起,成了面疙瘩汤。山田厨师憋着笑递来冰水:"李桑,你们中国不是讲究'柔能克刚'?"果然换成冰水后,面团瞬间听话了。这个经验可是菜谱上不会写的:在暖气过剩的基地厨房,得把水温控制在10度以下,才能揉出韧而不硬的面团。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手把手教你搓出会游泳的"鱼"
现在咱们正式开始,先准备这些:高筋面粉500克、冰水250毫升、土豆两个、西红柿三个、洋葱半个、牛羊肉皆可。基地厨房没有专业工具没关系,我用过餐刀代替切面刀,保温杯当擀面杖——当兵的嘛,就得会就地取材。
第一步:和面要像整理军被。面粉倒进不锈钢盆,分三次加冰水,边加边用筷子搅成雪花状。现在上手揉!要像擦军靴那样使劲,揉到面团光溜得能反光,盖湿布醒30分钟。这时候可以去切配菜,土豆切丁泡水,西红柿去皮切块。
第二步:擀面要有走正步的节奏。醒好的面团擀成1厘米厚的大片,记得撒干粉防粘。基地厨房操作台小?像我这样把面团分成四份轮流擀。切成1厘米宽的长条后,关键来了——取一条在掌心搓圆,用切菜刀切成小鱼状的剂子。
第三步:搓鱼子要拿出擦枪的耐心。取个剂子放在砧板上,手掌微弓向前轻推,"呲溜"一下就搓出中间胖两头尖的小鱼了。新手可能搓成小棍子,别急,我头回在基地做时,整组人帮着搓了半小时,炊事班差点耽误饭点。
第四步:煮面要看准时机。大锅烧开水,下搓鱼子煮到全部浮起,再加半碗凉水再次煮开。捞出来过冰水!基地仓库总有瓶装饮用水,这个环节特别重要,能让"小鱼"更Q弹。
第五步:炒卤子像战术配合。另起油锅先炒香洋葱,下肉末煸炒到变色,接着放土豆丁和西红柿。这时候加两勺番茄酱——没错,就是用配给的美军罐头,倒热水焖煮10分钟,最后撒盐和黑胡椒。
这些坑千万别踩
1. 千万别用热水揉面!基地暖气足,面团容易发酵,搓出来的鱼会变成胖头鱼
2. 煮好的搓鱼子要立即过冰水,上次用常温水结果小鱼们全粘在一起
3. 炒卤子别放太多汁,咱们要的是浓稠的浇头不是汤面
4. 如果给夜航的战友留饭,把搓鱼子和卤分开放,吃前再拌
现在整个三泽基地都传开了,说中国厨师有种能让食物在胃里燃烧的魔法。其实哪有什么魔法,不过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在零下二十度的戈壁滩上,甘肃人早就知道怎么用最朴素的食物对抗严寒。昨天山田厨师还认真记了做法,说下次自卫队联合演习要露一手。你看,美食有时候比外交官还好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