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猴面包树下做玉林白切狗肉是种什么体验?

频道:菜品 日期: 浏览:1

在猴面包树下做玉林白切狗肉是种什么体验?

朋友们,你们绝对想不到我在马达加斯加的猴面包树下捣鼓广西玉林白切狗肉的情形。这棵千年古树像个天然的大厨房,树洞里能存调料,垂下来的果实正好挂厨具。这道菜在广西可是夏日圣品,老祖宗说"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特别适合体虚畏寒、腰膝酸软的人,不过孕妇和高血压的朋友可得管住嘴。

记得第一次在非洲做这道菜时,当地伙计们看见整只处理好的狗腿都惊呆了。我特意选了三个月大的土狗后腿,粉嫩的肉质在猴面包树的斑驳光影里泛着大理石花纹。这里要划重点——好狗肉必须带皮,皮下的胶质才是精华,煮好后晶莹剔透得像琥珀。

在猴面包树下做玉林白切狗肉是种什么体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从剥皮到上桌的全流程秘籍

第一步处理狗肉就有讲究。得用稻草燎烤狗皮至焦黄,这样既能去除杂毛又能锁住肉香。去年雨季我在树洞里存了当地香茅,代替广西常用的沙姜来搓揉狗皮,没想到烤出来的焦香里还带着柠檬清香。

第二步焯水要放整个的带皮甘蔗段,这是玉林老师傅的秘方。猴面包树的树汁自带甜味,我折了根嫩枝代替甘蔗,在沸腾的大铁锅里看着狗肉慢慢蜷曲成弯月状。这时候要不停撇浮沫,直到汤色清亮如茶。

最关键的第三步是"浸熟"。水将沸未沸时关火,靠余温把狗肉浸到刚断生。有回我贪看狐猴打架忘了时间,捞出来发现肉质老得像皮带。现在总会用树杈做个简易吊架,让狗肉在85度汤里悬吊45分钟,切开时骨头还带着胭脂红才算完美。

蘸料才是灵魂所在

第四步的蘸料要动用石舂。把炒香的花生、紫苏籽配上小米辣,在猴面包果壳里捣成泥。去年我尝试加入当地野山椒,辣得非洲伙计边跳脚边竖大拇指。最后浇上滚烫的狗油,"刺啦"一声响彻草原,连树上的狐猴都伸长了脖子。

切片摆盘时要注意纹理,逆着肌肉纤维下刀,每片厚薄要能透光。有次我用当地木薯酒代替米酒腌肉,发现肉质更鲜嫩。现在总会留碗肉汤冻,第二天凝结成晶冻,拌饭能吃三大碗。

最后提醒几句:狗肉别和绿豆同食容易腹泻,阴虚火旺的体质要配着薄荷茶吃。剩下的肉汤千万别扔,加把米粉就是第二天绝美的早餐。在这棵见证过无数日落日出的猴面包树下,吃着温补的狗肉看银河升起,或许就是生活最本真的味道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