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的宁夏生汆面:一碗暖到心窝的西北风情
咱今天不说那些花里胡哨的菜,就聊聊宁夏银川的生汆面!这面啊,别看名字带个“生”字,吃起来可是热乎又扎实。西北风大,人容易受寒,这碗面里的羊肉温中补气,汤头驱寒暖胃,配上手工面片,特别适合体力劳动者、容易手脚冰凉的人,或者像咱们这种在窑洞里待久了需要补点热气的人。不过要是上火牙疼,可得少吃点羊肉,换成牛肉也成!
窑洞里的烟火气
在西原村的土窑里做生汆面,那感觉真不一样!窑洞冬暖夏凉,土墙吸湿气,揉面时面团不容易干裂。灶台是老式的土灶,柴火噼里啪啦响,炖出的汤都带着松木香。记得第一次在窑洞里做这面时,我师傅说:“窑洞接地气,煮汤得用厚陶锅,保味儿!”果然,那锅汤比城里煤气灶熬的香得多——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有一回我贪快,用薄铁锅煮汤,结果羊肉的鲜味没锁住,汤头寡淡得像白水。后来学乖了,老老实实搬出窑洞角落的粗陶锅,小火慢炖两小时,汤色奶白,飘的油花都是金黄的!所以啊,工具对了,味道就对了。
生汆面五步熟成记
1. **熬汤底**:羊腿骨加冷水下锅,扔几片老姜、一撮花椒,大火烧开撇浮沫,转小火咕嘟着。别放盐!盐早放了肉柴。
2. **揪面片**:面粉加一勺盐,凉水和面,揉到“三光”(手光、盆光、面光)。醒半小时后,擀成厚片,用手撕成不规则小片,西北人叫“揪面”。
3. **汆羊肉**:羊里脊切薄片,用胡椒粉、淀粉抓匀。汤锅保持微沸时,一片片滑进去,汆到变色就捞,这时候肉最嫩。
4. **煮面调汤**:揪面片下到肉汤里,煮到浮起后,把汆好的羊肉倒回去,加盐、撒葱花。
5. **泼油激香**:这步是关键!菜籽油烧热,放干辣椒碎、蒜末,“刺啦”一声往面碗里一浇,香气噌地就窜上窑顶!
注意这几点,翻车变神仙
- 羊肉别选太肥的,后腿肉比五花更适合,不然汤容易腻。
- 揪面片时手心抹点油,不粘手还筋道。
- 泼辣子油时离锅远点,我有次被油星烫了手,三天没敢揉面!
最后舀一勺宁夏特产枸杞泡的茶,配着吸溜吸溜吃面,窑洞外刮再大的风,心里头都是暖的。这碗面啊,吃的不是精致,是西北人那股子实在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