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驳二尝甘肃呱呱:一碗让艺术区更带劲的西北风情

频道:菜品 日期: 浏览:1

高雄驳二尝甘肃呱呱:一碗让艺术区更带劲的西北风情

嘿!在高雄驳二艺术区摆摊这几年,我发现来看展的人常盯着我的锅问:“老板,你这黄澄澄像凉粉又撒满辣子的东西是啥?”这时候我就会用铁勺敲敲锅边:“甘肃天水来的呱呱!西北人早餐的‘摇滚乐’,专治没胃口!”

这玩意儿可不是普通凉粉。我用甘肃特产荞麦糁做的呱呱,纤维素是燕麦的两倍,吃完半天不饿,还帮肠道做运动。去年夏天有个穿白裙的小姐来看展,中暑头晕坐我摊前,我给她调了碗少辣多醋的呱呱,她吃完指着额头细汗笑:“比喝青草茶还管用!”其实秘诀在呱呱用的荞麦——含芦丁能强化血管,加上我特调的二十种香料熬的辣油,促进血液循环。特别适合整天跑外务的上班族、健身要控碳水的年轻人,还有像在驳二逛到腿软的游客

从荞麦糁到弹牙呱呱的蜕变

做呱呱最妙的是看荞麦糁变身。我在驳二厨房试了三个月,发现台湾湿度高,得把甘肃传统配方调整:200克荞麦糁配1.2公升水,先泡6小时(在甘肃只要4小时),泡到用手指能碾出白浆。有次我贪快用温水泡,结果做出来的呱呱黏牙,被常来的天水老乡笑说像“被台风扫过的呱呱”。现在我都用矿泉水泡,虽然成本高,但能还原黄土高原的矿物感

高雄驳二尝甘肃呱呱:一碗让艺术区更带劲的西北风情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手捏才地道的灵魂步骤

过滤好的荞麦浆倒进锅,开中小火边煮边搅。这时要学我甘肃姑婆的“Z字形搅拌法”,她说这样才不容易结块。等到浆液冒泡变半透明,关火倒进不锈钢盆。等放凉定型后,就是最关键的“捏呱呱”——把手洗净消毒,抓起整块凉粉轻轻抓捏,捏成不规则形状。去年屏东来的大学生在我摊位实习,第一次捏时太用力,把呱呱捏成碎渣,急得差点哭出来。我教她:“要像轻轻握熟睡的猫爪子,让缝隙留住辣油。”现在她捏的呱呱每块都带着空气感,辣油渗进去又会从边缘溢出来。

画龙点睛的香料江湖

在驳二做呱呱,辣油得调整成南台湾口味。我用高雄大树的九层塔代替甘肃的香菜,加入屏东椰油慢炸的樱花虾,最后撒上旗津鱼松。有个从甘肃来交换的学生吃完惊呼:“这比我在天水吃的还香!有海风的味道!”其实我保留了西北精髓:用三种辣椒面(二荆条增香、灯笼椒提色、鬼椒添辣),泼热油前加一勺高雄梅子醋,这样辣油会有果香。

注意事项嘛,荞麦性凉,经期女生建议加姜末;肠胃弱的别空腹吃,最好配杯热红茶。我在摊子前总提醒客人:“辣油量分三级——驳二级、爱河级、西子湾级,第一次来建议从驳二级开始。”上次有个台北大叔不信邪点了西子湾级,吃得满头汗还追加两碗,说像“把整座河西走廊吞下肚”。

现在每天下午,当驳二的仓库美术馆飘起我的呱呱香,总有人循味而来。有个常客说:“看完硬核的工业艺术,再来碗粗犷的呱呱,整个人都踏实了。”其实食物就是这样,把千里外的风情扎根在新的土地,用热气腾腾的方式,让不同故事在舌尖上相遇。

关键词: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