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济海滩草屋里飘香的香港老婆饼
你说奇怪不奇怪?在这热带的斐济海滩草屋里,海风带着咸味,棕榈叶沙沙响,我却琢磨着怎么把香港老婆饼烤得酥香。这种小点心啊,别看它普通,其实特别适合咱们这种在异乡漂泊的人。老婆饼用的是冬瓜蓉、芝麻和糖,温温润润的,能健脾开胃,缓解点思乡的愁绪。它不算太甜,软软的馅和脆脆的皮,老人小孩都能轻松吃,尤其适合那些胃口不太好、或需要点温和能量补充的人——就像我照顾的几位斐济本地老人,他们尝了都笑眯眯的。
从零开始:老婆饼的详细做法
在草屋厨房里,工具简单,但用心就能成。先说说材料:中筋面粉200克(我用当地市场买的,类似“bulacan”粉),猪油或植物油80克(猪油更香!),水约90毫升,糖粉40克。馅料部分:冬瓜250克(去皮切小块),白砂糖100克,熟糯米粉50克(自己用干锅炒香面粉就行),白芝麻20克,椰丝少许(斐济特产,我加了一点提香)。
第一步,做水油皮。把面粉120克、糖粉20克、猪油40克和水混合,揉成光滑面团。在草屋干活,海风大,记得盖湿布,醒30分钟。第二步,做油酥。剩余面粉80克和猪油40克揉匀,也醒着。这步关键:油酥要软硬和水油皮差不多,否则不好包。
第三步,炒馅。这是我自己的经验了——以前我第一次做,冬瓜没挤干水,结果馅太湿,饼烤时爆开了!所以现在,我把冬瓜蒸熟后,用纱布使劲拧,拧到干干的才用。锅烧热,下冬瓜蓉、糖、芝麻和椰丝,炒到粘稠,加熟糯米粉搅匀,冷却后搓成小球备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四步,包酥。把水油皮和油酥各分成小剂子,用水油皮包住油酥,像包汤圆那样。然后擀成牛舌状,卷起来,转90度再擀卷一次——这叫“小包酥”,让饼皮有层次。草屋里没擀面杖?我用洗净的椰子壳滚轴代替,效果不错!
第五步,包馅。把酥皮压扁,擀圆,包入馅球,收口捏紧朝下。轻轻压成饼状,刷蛋液(我用岛上买的鸡蛋),用刀划三刀(防止胀气),撒点芝麻。
第六步,烤制。草屋用便携烤箱,预热180°C,烤20-25分钟,到表面金黄。斐济电压不稳,我得盯着,中途转盘让上色匀。烤好时,满屋奶香混海风,馋得邻居小孩都跑来看!
小贴士:你的饼会更完美
注意事项嘛,首先,馅别太湿或太甜,否则烤时易破。其次,烤温别太高,否则皮糊了馅还没熟。最后,在热带地方,面团醒发时间可短点,避免发酵过度。如果给老人吃,馅可以炒更软些,方便消化。
说真的,在这斐济草屋做老婆饼,不只为解馋,更像把记忆里的味道一点点捏出来。当金黄的饼出炉,配一杯椰汁,看夕阳沉入大海,你会觉得——无论多远,有些温暖总能亲手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