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斐济海滩草屋做云南竹筒饭是种什么体验?
作为一个既是厨师又管剧场的人,我总喜欢把烹饪当成一场表演——食材是演员,火候是灯光,而餐桌就是观众的席位。这次我要在斐济的海滩草屋里,复刻一道充满山野气息的云南竹筒饭。海风咸湿,浪声轻柔,但手里捧着的却是云南傣族人用竹筒锁住的糯米香。
为什么竹筒饭值得一试?
竹筒饭可不是普通焖饭!竹筒的清香能渗透每一粒米,解腻助消化,特别适合肠胃敏感或者爱吃糯食的人。糯米本身温补脾胃,加上竹筒的天然抗菌作用,夏天吃也不怕积食。如果是经常熬夜的上班族,或者带孩子野餐的家庭,这道菜既能当主食又能当点心,扛饿又健康。
记得第一次在云南村民家学做竹筒饭,老奶奶说:“竹子选老了苦,选嫩了软,要像挑演员一样挑竹子!”果然,我最初用嫩竹试做,蒸完竹筒直接裂开,糯米漏得满锅都是。后来发现,选生长半年左右的青皮竹最好,厚度够、韧性足,还能反复使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五步搞定竹筒饭(海滩草屋版)
**步骤1:备竹筒**
在斐济找竹子不太容易,我提前从本地市场订了手臂粗的青竹,截成15厘米小段,一端留节作底。用盐水泡一夜去除涩味,再用砂纸磨光内壁毛刺——这点超重要,否则米饭会粘竹膜!
**步骤2:泡米调馅**
糯米提前泡3小时,沥干后加少许油盐拌匀。馅料我用了斐济本地虾干和云南腊肠丁(旅行时囤的),又切了点香菇丁和花生碎。热带地区湿气重,特意多撒了胡椒粉祛湿。
**步骤3:装筒技巧**
先铺一层米,再放馅料,最后盖米,装七分满!第一次做贪心塞太满,蒸完糯米膨胀顶开竹盖,场面堪比火山喷发。现在我会用芭蕉叶剪成圆形垫在筒口,再盖竹盖,用棕榈叶扎紧。
**步骤4:蒸煮双杀**
草屋厨房只有简易灶台,我架起深锅先蒸20分钟,再转小火烤10分钟。竹筒一定要斜立着放,让蒸汽循环更均匀。听着竹筒发出“噗噗”声,闻到混着海风的竹香就知道快好了。
**步骤5:开筒摆盘**
用刀背轻敲竹筒出现裂缝,徒手掰开时小心烫!那次在斐济聚餐,有个法国游客直接用手掰被竹刺扎了,后来我们都改用布包着拧开。摆盘时垫片芭蕉叶,撒上烤椰子丝,热带版竹筒饭就成了。
注意事项合集
• 竹筒千万别用洗碗机!洗后要立着晾干,否则容易发霉
• 糖尿病患者建议减少腊肠,换成鸡胸肉和笋丁
• 如果竹筒反复使用三次后出现裂纹,果断换新筒
• 海边风大时蒸煮时间需延长5分钟
最后我和剧组人员在草屋外边看日落边吃竹筒饭,场记小姑娘说:“这比剧场盒饭香多了!”其实食物和戏剧一样,只要用心安排每个细节,无论在云南山村还是斐济海滩,都能带来满满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