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山下做港式咖喱牛腩:运动员厨神的能量秘籍
嘿,朋友们!作为个整天在厨房和运动场两头跑的厨师,我总琢磨着怎么把吃得健康跟吃得过瘾凑一块儿。今天要唠的这道香港咖喱牛腩,那可是我在青城山农家灶台上折腾出来的宝贝——用成都的麻辣魂勾了港式的浓香,炖出一锅能撑住爬山训练的元气大餐!
先说说这锅咖喱牛腩有多顶事儿。牛腩是实打实的蛋白质仓库,专治运动后的肌肉酸软;咖喱里的姜黄素消炎抗氧化,比健身房喝的那些补剂还实在;椰浆添点优质脂肪,脑力体力全给充满电!适合三类人:一是像我这号天天撸铁跑步的运动员,二是熬夜加班需要爆肝能量的打工人,三是娃儿长身体时追着喂饭的爹妈——香浓汤汁往米饭上一浇,神仙都忍不住扒拉两碗!
青城山灶台实战全记录
第一步:备齐“兵马粮草”。清晨赶集挑两斤黄牛牛腩(带点筋膜的最香),配香港来的咖喱酱、成都二荆条辣椒,再砍颗农家现摘的椰青。记得那次我非要用青城山产的八角,结果香味冲得隔壁修道的道长都扒墙头问:“施主,今日炖仙丹么?”
第二步:给牛腩“松骨按摩”。切大块冷水下锅,加料酒和青城山老姜片,煮沸撇净血沫。这儿有个血泪经验:去年冬天我偷懒没焯透,炖出来牛肉腥得像在啃运动鞋底!现在一定耐心煮够10分钟,捞出的牛腩还得用温水冲——冷水一激肉质就柴,白费功夫。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三步:爆香调料“练杂技”。农家土菜籽油烧热,下洋葱碎、蒜瓣、香叶炒成金黄,咖喱酱得用小火慢慢煸——对,就是那种让你眼泪鼻涕齐飞但香到灵魂出窍的状态!有一回我颠锅太猛,咖喰酱溅到围裙上,至今那件围裙还像被落日染了色。
第四步:炖煮时辰见真章。牛腩倒进锅和调料翻滚均匀,加椰浆、淡奶、生抽,兑清水没过食材。重点来了:转移到柴火灶上,用余烬小火慢炖两小时。上次我边炖边去爬了个山,回来时锅沿咕嘟着金泡,牛腩颤巍巍挂着浓汁,馋得院里的土狗都把尾巴摇成螺旋桨!
第五步:蔬菜收官画龙点睛。萝卜块、土豆条在收汁前半小时下锅,煮到筷子能轻松戳穿却不敢散。最后撒一把二荆条辣椒圈,红绿相间衬着琥珀色汤汁,比青城山的晚霞还诱人。
敲黑板的注意事项
1. 牛腩别切太小,炖缩水后容易变肉渣
2. 咖喱酱务必炒透,否则会有生粉味
3. 控制火候是灵魂!城市煤气灶就调最小火,学我用砂锅更好
4. 吃剩的汤汁别扔,第二天煮个咖喱面,神仙吃了都想入凡尘
如今每次在青城山农家院掀开这锅咖喱,雾气腾起时仿佛看见香港茶餐厅的霓虹映着蜀地竹林。运动包里常备饭盒装它,队友们总说:“你这哪是咖喱,分明是固体兴奋剂!”要不,您也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