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钟表店里做一碗重庆小面

频道:食谱 日期: 浏览:5

在钟表店里做一碗重庆小面

你说奇怪不?我这个厨师兼保密员,今天不在厨房忙活,反而钻进了一家老钟表店。满墙的挂钟滴答作响,空气里飘着机油和旧木头的味道。但你别急,我可不是来修表的——我是来给你做一碗地道的重庆小面。在这时间仿佛被凝固的地方,做一碗火辣滚烫的面,那滋味,别提多带劲了!

这碗面,可是有故事的

重庆小面,可不是什么高大上的玩意儿。它的根,扎在重庆的码头文化里。早百来年,长江边上的棒棒军(挑夫)天不亮就得起来干活,肚子里没食儿可不行。他们需要一碗便宜、顶饱、还能发汗驱湿的吃食。小面就这么诞生了——面条是基础,灵魂全在那碗佐料里。麻辣鲜香,一碗下肚,汗一出,湿气跑了,力气也来了,整个人从里到外都舒坦了。它不挑人,无论是出大力的工人,还是坐办公室的白领,只要你馋那口浓烈的味道,想驱散身上的疲乏和湿气,这碗面就是为你准备的。它就像钟表店里的老师傅,不显山不露水,但肚子里全是真本事,实实在在。

在钟表店里做一碗重庆小面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钟表店里的“精密”操作

好了,故事听完了,咱们动手。你看这钟表店的工作台,平整、干净,正好当我的料理台。做小面,跟修表一样,讲究个精准和顺序。

第一步:准备“核心零件”——复合酱油。这可是我自己的经验之谈,光用普通酱油,味道层次不够。你得提前准备:在碗里倒上小半瓶酿造酱油,切几片姜、一段葱白,再捏一小撮红糖和两三颗八角,一起上锅蒸个15分钟。或者图省事,用小锅慢慢熬5分钟也行。这么一弄,酱油会变得更醇厚,带点淡淡的复合甜香,这是很多店家的不传之秘。晾凉了备用,它就是咱们小面汤底的“基石”。

第二步:调配“灵魂机芯”——碗底料。拿个大海碗,这可是最终呈现成果的“表盘”。依次放入:两勺刚才做好的复合酱油、一勺姜蒜水(姜和蒜剁碎用温水泡出来的)、一勺油辣子(最好是带辣椒碎的)、一小勺花椒粉(一定要麻味足的)、一小勺宜宾芽菜(提味关键)、一小勺熟芝麻、一小勺花生碎,再来一点点猪油和鸡精。盐看情况加,因为酱油和芽菜都有咸味。这个顺序不能乱,就像组装齿轮,错了位,整个“表”就走不准了。

第三步:“组装传动”——煮面。锅里水宽一点,烧得滚开,下入新鲜的水叶子面(或者碱水面)。用筷子轻轻拨散,让它均匀受热。等水再次沸腾,点一小碗凉水进去,这叫“醒面”,能让面条内心熟透,口感更筋道。

第四步:“注入灵魂”——高汤与调味。面条快好的时候,舀几勺滚烫的面汤冲进调好底料的碗里。瞬间,麻辣鲜香被热气一激,那股子勾人食欲的复合香味“轰”一下就上来了,比任何钟表机油的味道都来得霸道!这时候,你可以根据喜好,加入几勺骨头高汤,味道会更浓郁;没有的话,全用面汤也完全没问题。

第五步:“最终校准”——捞面与点缀。把煮好的面条捞起来,抖掉多余的水分,稳稳地放进调好味的汤碗里。最后,撒上葱花,或者烫几根嫩青菜铺上。一碗地道的重庆小面,就在这滴答作响的钟表店里,宣告完成。

几点重要的“保养”提醒

面做好了,吃之前还有几点得注意,好比保养名贵钟表:

1. 动作要快!小面一出锅就得赶紧吃,面条在汤里泡久了会变软,失去筋道的口感

2. 吃之前务必从碗底往上拌匀,让每一根面条都均匀裹上佐料。底料的味道最重,不拌匀,一口咸一口淡的,可就辜负了这番心血了。

3. 麻辣程度因人而异,第一次吃可以少放点辣椒和花椒,先适应一下。但在我看来,不够麻不够辣,那还叫重庆小面吗?

好了,面在桌上,钟在墙上。滴答声里,吸溜一口滚烫麻辣的小面,时间的流逝仿佛都变得具体而有味了。这种奇妙的搭配,你不试试吗?

关键词: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