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瓦努阿图火山观景台做西藏酥油人参果是种什么体验?
朋友们,你们能想象吗?我戴着厨师帽,手里端着铜锅,脚下就是瓦努阿图亚苏尔火山翻滚的岩浆。硫磺味混着酥油的奶香,远处火山轰隆作响,而我正往锅里撒人参果——这道西藏酥油人参果,简直是我职业生涯里最“火热”的创作!
为什么这道菜值得在火山边做?
西藏酥油人参果可不是普通甜品。人参果(藏语叫“戳玛”)长在高原,天生能补气血、抗疲劳,配上酥油温润肠胃,牦牛奶粉增加蛋白,红糖还能暖身。最适合三类人:一是经常手脚冰凉的姑娘,二是爬山缺氧的驴友,三嘛……就是像我这样在火山口被风吹到发抖的可怜厨子!
记得第一次在拉萨朋友家吃这个,我高原反应头疼得厉害,一碗下肚,额头冒汗,整个人像被灌了能量。后来每次进藏区我都学当地人做法,但这次在火山口挑战,连藏族朋友都惊呼“大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火山口实操教程:五步搞定神圣甜品
**第一步:备料要狠**
人参果干(泡发2小时)、西藏酥油、牦牛奶粉、红糖、核桃碎,这些可是我翻越三个集市才凑齐的。重点说酥油——必须用传统木桶捶打出的,带着草原的腥香,比黄油更醇厚。
**第二步:熔酥油**
火山观景台风大到能把锅吹歪!我只好用石块垒个挡风墙。酥油块下铜锅,借地热余温融化(省燃气小妙招)。等酥油泛起金色泡沫时,赶紧倒入泡好的人参果。
**第三步:爆香人参果**
这一步我最拿手——当年在甘孜学厨时,藏族阿妈教我要把人参果炒到微微裂开。听着果粒“噼啪”爆响,闻到类似板栗的焦香,就说明火候到了。不过火山口温度太高,我不得不把锅举离岩浆半米远!
**第四步:注入灵魂奶浆**
牦牛奶粉加水调成浓浆,连同红糖一起浇进锅里。这时千万不能搅拌!要学我晃动着锅柄,让奶浆自己裹住每颗果粒。别问为什么,这是藏族老厨师的玄学——说这样才不破“气脉”。
**第五步:撒核桃收尾**
关火后焖三分钟,撒上烤香的核桃碎。我还会掏出一撮藏红花丝点缀,红黄相间衬着火山灰,拍照绝美!
翻车经验总结
上次在尼泊尔徒步时做这个,因为海拔太高没掌握好火候,直接把酥油烧黑了。这次在火山口学乖了——永远备一壶凉水在旁边,看到酥油颜色变深就淋几滴。还有啊,人参果要是没泡透,吃起来会像石子,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注意事项
1. 酥油遇高温易焦,建议全程小火。如果在火山边做……记得戴防火手套!
2. 糖尿病患者可以把红糖换成甜菊叶,但风味会打折扣
3. 正宗吃法要配酥油茶,但在热带火山嘛,我改良成加冰椰汁,意外很搭
当最后一口甜糯的人参果下肚,望着火山喷发的火星跃入夜空,我突然懂了——所谓美食,就是把最不可能的元素,变成生命里最温暖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