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漓江竹排上调制一杯大连蓝莓酒
嘿朋友们!今天咱不聊炒菜炖汤,来整点特别的——站在桂林漓江的竹排上,给你调一杯大连特产蓝莓酒!这玩意儿可不是普通果酒,蓝莓富含花青素,抗氧化能力绝了,晚上喝一小杯能缓解眼疲劳,特别适合咱们这些整天盯手机电脑的熬夜党。对了,它还能促进血液循环,老人家睡前抿两口,手脚冰凉都能改善。不过孕妇和酒精过敏的朋友可别贪杯啊!
记得去年夏天我带剧组在大连取景,当地果农教我用掌心搓蓝莓判断甜度。饱满的果子轻轻一搓就爆汁,这种才适合酿酒。现在我在漓江的竹排上重现这个场景,竹排随波轻晃,手里蓝莓的紫红色倒映在碧绿江水里,简直像在画里做饭!
跟着我这样一步步来
先备齐材料:新鲜大连蓝莓500克(一定要选果霜完整的)、冰糖200克、38度白酒1升、密封玻璃罐。工具嘛,竹排上条件有限,我就地带了竹筛和木勺。
第一步处理蓝莓最关键!把蓝莓倒进竹筛,浸入漓江水里晃洗。江水清冽,能冲掉杂质又保留果霜。千万不能用手搓,我上次心急用力过猛,结果酿出的酒发涩。洗净后摊在竹排上晾干,江风嗖嗖的,半小时就搞定。
第二步装罐有讲究。在玻璃罐底铺层冰糖,接着铺蓝莓,再撒冰糖,像叠罗汉似的层层交替。留出1/3空间让蓝莓呼吸,装太满会发酵爆炸——别问我怎么知道的,上次在剧组帐篷里酿的蓝莓酒把顶棚染成了紫色!
第三步倒酒要温柔。沿着罐壁缓缓注入白酒,淹没所有蓝莓后,用长竹筷伸进去搅动,让冰糖加速融化。这时候竹排轻轻撞到岸边礁石,酒液在罐里晃荡的样子,像极了漓江的波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四步密封发酵。盖紧罐子包上黑布,放在竹排的阴影处。漓江早晚温差大,正好模拟大连酒窖的发酵环境。每天清晨我划竹排时都会摇摇罐子,看气泡从瓶底咕噜噜冒上来,像小鱼在吐泡泡。
等到二十天后,酒液变成深宝石红色,用竹勺舀出第一道原浆。剩下的果渣别浪费,加冰糖二次发酵,能做成蓝莓醋拌沙拉。
这些坑我都替你踩过了
竹排上酿酒最要防潮!上次我忘了给罐底垫竹片,三天后罐底就凝满水珠。现在我都用两片老毛竹交叉垫底,江面水汽再也渗不进去。开封时也要小心,有次我对着脸开罐,发酵气体噗地冲出来,睫毛都被染蓝了!
要是发现酒面起白膜也别慌,那是接触空气太多。赶紧撒一小把冰糖,用干净竹筷每天搅动,三天就能挽救回来。最后叮嘱句,蓝莓酒虽好,可别学我边划竹排边品酒,上次差点把导演台本掉江里喂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