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的宁夏手抓羊肉:中城村堡里的暖胃法宝
要说中城村堡这地方啊,冬天北风呼呼一吹,冻得人直哆嗦。这时候要是端上一盆热气腾腾的宁夏手抓羊肉,那才叫舒坦!这羊肉可不简单,温中暖下、补气滋阴,特别适合手脚冰凉的姑娘们、干活累了的爷们儿,还有需要补元气的老人家。去年我们巷口李奶奶病后虚弱,连着吃了半个月清炖羊肉,现在都能拎着菜篮子追公交车了!
记得头回在村堡大灶台做这道菜,我特意从宁夏盐池弄来整只滩羊。好家伙,那羊肉嫩得能掐出水来,带着淡淡的奶香味。最绝的是去年冬至那天,我在老张家厨房忙活,窗外飘着雪花,锅里咕嘟咕嘟炖着羊肉,满屋子的热气把玻璃都蒙白了。当时用的就是宁夏传统做法,连皮带骨剁成大块,简单焯水后直接下锅清炖。
跟着老把式学做地道手抓肉
第一步选材就得讲究。最好用半年左右的滩羊肋排,肥瘦相间像大理石花纹。记得挑那种羊皮带着细密绒毛的,说明没经过冷冻。上次我在村堡集市买到块好肉,摊主还教我用指甲轻掐羊皮,能留下印子的最新鲜。
第二步处理有门道。把羊肉斩成巴掌大的块,千万别切太小!用清水泡两小时拔出血水就行。有回我学着老师傅往水里加了把干花椒,果然去腥效果更胜一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三步焯水要彻底。大铁锅装满凉水,下羊肉再加半碗黄酒。等水快开时特别关键,得拿漏勺仔细撇净浮沫,这步做不好整锅汤都会发浑。上次邻居小伙图省事没撇沫,结果炖出的汤像泥浆水。
第四步炖煮最见功夫。把焯好的羊肉放进深砂锅,水量要淹过肉三指宽。扔几片老姜、两段葱白就行,正宗的宁夏做法不放任何香料。记得开大火煮沸就转文火,让锅里的水保持微微冒泡的状态。
说到这儿不得不提我的翻车经历。有次给村堡养老院做宴席,想着多加些调料更入味,结果放了桂皮八角反而坏了羊肉的本味。老师傅当场就批评:"好羊肉自己会说话,你非要给它戴口罩!"
第五步火候掌握靠经验。通常要炖足一个半小时,用筷子能轻松穿透羊皮就到位。去年冬天我改良过做法,在灶台余烬里埋了半小时,用陶锅的余温继续焖,羊肉竟然更加酥烂脱骨。
最后一步调味简单得很。只需在出锅前十分钟撒把盐,咸淡要比平常炒菜重些,因为羊肉会吸收部分咸味。记得配一小碗蒜醋汁,夹块羊肉蘸着吃,油腻感瞬间消失无踪。
这些坑你可别踩
千万别中途加水!实在要加也得是开水。上次王婶炖肉时加了凉水,肉质立刻变柴。吃不完的羊肉汤别倒,第二天煮面片是一绝。要是发现羊油凝固了,挖一勺拌米饭,香得能连吃三碗。对了,感冒发烧时可得忌口,这玩意儿太补容易上火。现在中城村堡的年轻人还创新了吃法,往汤里加萝卜片或枸杞,其实老祖宗早试过了,萝卜会抢味,枸杞煮久发酸,要放也得临出锅时撒几粒。
要说最过瘾的吃法,还是得蹲在灶台边,守着刚出锅的羊肉。顾不得烫手直接抓起,蘸点盐花就啃,滚烫的肉汁顺着指缝流到肘子,这种粗犷的满足感,才是宁夏手抓羊肉的精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