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的奶香传奇:在家自制内蒙古奶酪全攻略

频道:菜品 日期: 浏览:1

呼伦贝尔的奶香传奇:在家自制内蒙古奶酪全攻略

朋友们,今天咱就唠唠内蒙古草原上的宝贝——呼伦贝尔奶酪!这玩意儿可不是普通零食,草原上的牧民都管它叫"白食之王"。我每次打猎回来,就爱嚼几块这个,既能快速恢复体力,又能解馋。特别适合经常熬夜的上班族、长身体的孩子,还有像咱们这样满山跑的户外爱好者。老人吃能补钙健骨,孕妇吃能补充优质蛋白,不过糖尿病患者可得悠着点,毕竟含乳糖呢。

记得去年冬天在根河猎鹿时,零下三十多度的林子里,我怀里的奶酪愣是没冻硬。同行的巴尔虎旗老猎人巴特尔说,他们祖辈进大兴安岭狩猎,皮囊里可以不带肉干,但必须装着奶酪块。这话我当时还不信,直到有次在雪地里追狍子迷路了,全靠兜里三块奶酪撑了两天。这种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为什么蒙古族把奶酪看得比肉还重要。

手把手教你做草原风味奶酪

首先得准备新鲜牛奶(最好是刚挤的生牛乳),草原土法子还要加种叫"酸奶引子"的老酵头。我在北中城村做的时候,用的是集市买的巴氏鲜奶,虽然比不上牧区现挤的,但胜在安全方便。关键工具就三样:厚底锅、纱布、石压板,千万别用薄锅,准糊底!

具体操作分六步:

1. 发酵环节最考验耐心。把2升牛奶文火加热到40度,撒入酸奶引子后盖羊毛毡。我在厨房试过用电暖气维持温度,结果发现不如直接放炕头来得稳当,草原智慧确实有门道

2. 等奶凝固成豆腐脑状(约8小时),用竹刀划格子能促进乳清分离。这里有个诀窍:划的格子越小,最后奶酪越硬

3. 倒入纱布袋悬吊6小时,底下接盆收集乳清。这乳清可是好东西,我媳妇都留着发面蒸馒头

4. 现在该上石头了!用洗净的河卵石压住纱布包,力道要均匀。我在院里找了块青石板,上面摞了两块砖头

5. 每12小时翻面继续压,重复三天。这时候能闻到淡淡的酸香,表面会出现细密的气孔

6. 最后切条晾在竹帘上,北中城村这地方通风好,三天就能收获金黄色的奶条

呼伦贝尔的奶香传奇:在家自制内蒙古奶酪全攻略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些坑我替你踩过了

第一次做我犯了个致命错误——用了铝锅!结果奶酪带股金属味,整整五斤奶全废了。后来改用陶罐才成功。还有次急着吃没晾透,没过半月就长绿毛,心疼得我直跺脚。要是遇到阴雨天,记得在晾晒架下面支个炭盆,我们猎户在洞里都这么烘干肉干。

现在我家地窖里常备着三个陶缸的存货,孩子们放学回来掰半块泡奶茶,邻居都说咱家飘着草原的香味。其实做奶酪跟打猎很像,都得顺着自然规律来,火候到了自然成。下次进山前,我准备试试用驯鹿奶做批特别的,听说鄂温克人做的能保存整年呢!

关键词: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