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鼓浪屿的青海拉条子:一碗面里的山海相逢
朋友啊,你要是来鼓浪屿找我,我一定在别墅的小厨房里给你做这道青海拉条子。你肯定纳闷——青海的面怎么跑到海岛上来?嘿,这就是美食的妙处!这碗面啊,筋道顶饱,蔬菜肉片往里头一拌,特别适合玩了一天浑身酸软的游客、没胃口的老人家,还有像我们这种既要好吃又要营养的馋猫。海风潮湿,吃一碗热腾腾的拉条子发发汗,整个人都舒坦了。
先说说这面的门道
拉条子最大的好处就是实在。手工揉的面,嚼劲足,在胃里呆得住,管饱时间长。我搭配了牛肉丝、青红椒、洋葱和番茄,荤素一锅出,营养也均衡。海边湿气重,这碗热辣鲜香的面下肚,能驱散不少潮气。不过你要是胃火旺,容易上火,我就把辣椒减半,多放些番茄,照样好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的手作心得
记得第一次在鼓浪屿做这面,问题就出在醒面上。海边湿度大,面团容易粘手,我愣是加了四五回面粉才成型。后来学乖了——面粉里先加勺盐增加筋性,水要分三次慢慢倒,边倒边搅成絮状,再上手揉。揉到"三光"(盆光、手光、面光)就差不多了。盖湿布醒半小时后,我发现个诀窍:在面团表面抹层薄油再搓条,这样不仅不粘手,拉的时候延展性特别好!
详细制作步骤
1. 和面是根基。300克高筋粉加3克盐,150毫升温水慢慢倒入,搅成絮状后揉成团。别偷懒,至少揉15分钟,直到面团光滑有弹性。
2. 醒面是关键。揉好的面团抹层油,盖湿布醒30分钟。这时候你去准备配菜正好——牛肉切丝加生抽淀粉腌着,青红椒、洋葱切丝,番茄去皮切块。
3. 搓条要耐心。醒好的面团擀成厚片,切成长条。每条搓成手指粗的条状,盘在刷了油的盘子里,记得每层都要刷油防粘!再醒15分钟。
4. 拉面见真章。这时候面条延展性极好,捏住两头轻轻甩动,拉成你喜欢的粗细。直接下沸水锅,煮到浮起再煮两分钟就熟。
5. 炒菜要利落。热锅冷油滑炒牛肉丝,变色就盛出。余油爆香洋葱,下番茄炒出红汁,再放青红椒和牛肉,加盐、生抽、花椒粉调味。
6. 出锅拌均匀。煮好的拉条子过下凉水更筋道,倒进炒好的菜里颠勺拌匀,让每根面条都裹上汤汁!
几个要留神的地方
要是第一次拉面,别追求太细,均匀最重要。煮面的水要宽,水少了容易粘。配菜里的番茄不能省,它的汁水是拌面的灵魂。最后提醒你啊,这面得趁热吃,放久了容易坨。要是吃不完,生面条可以抹油放冰箱存两天,但煮好的必须当天解决。
夕阳西下的时候,端着这碗拉条子坐在别墅的露台上,看着海面上的归帆,你会觉得——这面里扯着的,是西北的豪迈,也是鼓浪屿的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