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表岛丛林里做一碗青海羊肠面
朋友们,你们能想象吗?我这么一个整天跟花花草草打交道的厨师,居然跑到西表岛这片热带丛林里做起了青海羊肠面!丛林里湿漉漉的空气混着泥土和野姜花的味道,灶台是拿石头临时垒的,锅里的羊肠咕嘟咕嘟冒着热气——这画面是不是特别魔幻?
先说说这碗面有多厉害。青海羊肠面可是高原上的"能量炸弹",羊肠富含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特别适合体力消耗大的人。在潮湿的丛林里干活容易寒气入体,羊肉性温,正好驱散湿气。要是你最近总觉得手脚冰凉、容易疲劳,这碗面就是为你量身定做的。不过高血压的朋友要少吃,毕竟羊肠胆固醇偏高。
丛林版羊肠面制作全记录
第一步:处理羊肠。我在岛上唯一的小商店买到了冷冻羊肠,解冻后要用面粉和盐反复揉搓。丛林里找不到白醋,我灵机一动挤了点酸橙汁代替,去腥效果意外的好。洗干净后把羊肠翻过来,撕掉多余的脂肪——这个步骤特别需要耐心。
第二步:准备填料。正宗的青海做法是用羊肉末、葱姜和香料填充羊肠,但我在丛林里摘到了野山椒和香茅,干脆就地取材。把羊肉馅、切碎的野山椒、香茅碎和盐搅拌均匀,记得要朝一个方向搅打上劲,这样吃起来才会Q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三步:灌肠。这可真是个技术活!去年我在青海和当地牧民学的时候,人家用专门的灌肠器,十分钟就能灌好三五根。现在只能用矿泉水瓶剪个简易工具,灌的时候得特别小心,不能太满否则煮的时候会破。记得有次我贪快灌得太满,结果一锅羊肠面变成了羊肉粥...
第四步:煮羊肠。水开后转小火慢炖20分钟,期间要不断撇去浮沫。丛林里的火候不好控制,我时不时要添树枝减柴火。煮到羊肠飘起来,用竹签扎一下不冒血水就好了。
第五步:准备面汤。用煮羊肠的原汤做底,加入在丛林里采的野菌和野菜,顿时鲜味提升了好几个层次。面条我用的是自带的手工拉面,在沸水里煮两分钟就够,丛林湿度大,面条熟得特别快。
别忘了这些关键细节
羊肠一定要彻底清洗干净,否则会有膻味。煮的时候火候宁小勿大,慢煮才能保证羊肠脆嫩。要是遇到羊肠破裂,赶紧关火,用凉水冲洗裂口处再重新扎紧。剩下的羊肠汤别浪费,加点米饭煮成粥,就是第二天的完美早餐。
最后把面条捞进碗里,铺上切片的羊肠,浇上滚烫的汤,撒点野香菜——听着丛林里的鸟叫和溪水声,吸溜着这碗混搭风羊肠面,这种奇妙的体验大概一辈子也忘不掉。下次要是你们也来丛林野炊,不妨试试看这道高原与海岛碰撞出的美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