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后台的一碗许昌胡辣汤
你们肯定想不到,在奥斯卡后台这种星光熠熠的地方,我最惦记的竟然是一碗热乎乎的许昌胡辣汤!作为厨师兼校长,我今儿就给大家好好聊聊这道河南名吃。后台这会儿正乱着呢,奖杯、礼服、香槟杯堆得到处都是,但要是能来上一碗胡辣汤,保管让那些刚领完奖激动得手脚冰凉的明星们瞬间暖到心窝子里去。
这碗汤的千年故事
许昌胡辣汤可不是普通的街头小吃,人家是有千年历史的!最早能追溯到宋朝,传说还是御厨发明的。当时有位大臣南下巡查,在许昌一带感染风寒,当地郎中开了方子却嫌药太苦不肯喝。有个聪明厨子就把草药和羊肉、粉条一起炖,加入胡椒驱寒——没想到大臣连喝三天居然痊愈了!从此这道"药膳汤"就在中原大地流传开来。现在的胡辣汤更接地气了,成了河南人早餐的"醒神汤",卖早点的摊子凌晨四点就开始熬制,那香味能飘满整条街。
要说这汤的功效可太适合后台这些艺人了。熬夜排练的能提神醒脑,节食保持身材的能暖胃饱腹,那些穿着露背礼服冻得直哆嗦的更需要它驱寒发汗。里头的胡椒能促进血液循环,面筋补充碳水,木耳润肺,牛肉补铁——简直就是为高强度工作人群量身定制的能量汤!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后台简易版制作教程
别看现在后台条件有限,我用电磁炉和小汤锅照样能复刻地道味道。先说说我自个儿的经验——去年校庆要给200个学生做胡辣汤,我把面粉洗过头了,面筋变得像橡皮糖,后来才发现面筋要揉到能透光才算好。现在每次洗面我都会对着灯光检查,这个诀窍可是失败了好几次才摸出来的。
第一步备料得精细:牛肉切薄片用料酒腌着,泡好的木耳撕成硬币大小,豆腐皮切丝,最关键的是面筋——250克面粉加盐水揉成团,放在清水里反复揉搓,直到水变清面筋出现弹性。这个洗面水千万别倒!要静置两小时,等下就是勾芡的天然淀粉水。
第二步爆香是灵魂:热锅凉油下八角花椒,等香味出来了捞掉料渣。这时候把牛肉片滑炒变色,加入葱姜末炒香,记得要淋一勺老抽上色——我在学校厨房试过用生抽代替,味道就是差那么点厚重感。
第三步熬汤底:倒入足量开水,把面筋揪成薄片下锅。看着面筋在滚汤里翻腾变成半透明,加入木耳豆腐皮,中火煮十分钟让食材味道融合。
第四步调味见真章:盐和胡椒粉要分三次加,每次加完都尝下味道。白胡椒粉负责提鲜,黑胡椒粉主打暖胃——这个双重胡椒配方是我们学校食堂的独门秘诀。
第五步勾芡定乾坤:把沉淀好的淀粉水缓缓倒入,边倒边搅直到汤汁变成浅咖啡色。这里要特别注意火候,太稠了像糨糊,太稀了挂不住料。
第六步点醋撒香菜:关火前淋上陈醋激发出香气,撒上香菜荆芥。最后淋几滴小磨香油,那香味能把隔壁化妆间的明星都吸引过来!
注意事项要记牢
在后台做这道汤有几个关键:洗面筋的水一定要沉淀充分,不然芡汁容易结块;胡椒粉最好用现磨的,香味更持久;要是给外国明星尝,可以适当减少胡椒粉量,先盛小半碗让他们试口味。记得有次给国际交流生做胡辣汤,有个法国学生被胡椒呛得直咳嗽,后来我调整了配方,现在他们每周都缠着要我做呢!
这会儿最佳女主角正捧着汤碗小口喝着,妆都没花。她说这比香槟更让人放松,暖流从喉咙一直蔓延到指尖。看着工作人员们传着喝汤的样子,忽然觉得金像奖杯在冒着热气的汤碗面前,都显得没那么重要了——毕竟能温暖人心的,永远是最接地气的人间烟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