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密克罗尼西亚做一碗香港罗宋汤
朋友们,你们知道在赤道附近的岛国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想要喝一碗暖胃又开胃的汤有多难吗?湿热的海风、有限的食材,再加上当地人习惯的烤鱼和芋头,让我这个既是厨师又搞外交的家伙总是想念家乡味道。后来我发现,香港罗宋汤简直是天赐的宝贝——它酸甜开胃,能缓解岛国闷热天气导致的食欲不振;富含蔬菜纤维和番茄红素,帮助消化还能抗氧化;牛肉和骨头熬的汤底补充蛋白质,特别适合容易疲劳的旅居者、成长中的孩子,或者像我们这种天天要和不同人打交道的“厨房外交官”。说真的,在这片太平洋岛屿上,这锅汤成了我招待当地朋友的秘密武器,连总统府的人都悄悄来讨过配方呢!
从零开始的罗宋汤大冒险
首先,你得在科洛尼亚的小市场里凑齐材料。这儿可没有香港的街市那么方便,我常要跑三四家店才能找全:牛腩或牛骨500克(实在没有就用当地海鱼骨替代,但风味会不同),番茄4-5个,土豆、胡萝卜、洋葱各一个,卷心菜半颗。调味料是关键——番茄酱一定要带,我总从外交邮包里囤几瓶;盐、糖、胡椒粉这些基础调料倒是好找。啊对,还得有个深锅,本地人用椰壳煮汤的方式我可试过,完全不是那个味儿!
第一步,处理牛肉。把牛腩切块后冷水下锅,煮沸后撇去浮沫。这儿有个经验之谈:密克罗尼西亚的自来水矿物质多,最好用矿泉水焯肉,不然汤会发苦。捞出的牛肉用温水冲洗,千万别用冷水,否则肉质会变柴。
第二步,炒香蔬菜。在锅里放少许油(椰子油也行),先炒洋葱丝到透明,再加入切块的番茄炒出汁。去年雨季时,我因为台风天买不到番茄,试着用当地酸木瓜代替,结果意外地清爽!不过这个秘密配方我一般只告诉熟客。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三步,熬汤底。把焯好的牛肉和炒软的蔬菜统统放进深锅,加水没过所有材料。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1小时。这时候你能闻到牛肉和番茄的香气飘出厨房,连隔壁的当地小孩都会扒在窗口张望。
第四步,加入根茎类。把切块的土豆、胡萝卜放进汤里继续炖20分钟。记得土豆要切大块些,不然在湿热天气里容易煮化。去年我宴请外交使团时,就因为土豆炖得太烂,汤变得像糊糊,被法国领事开玩笑说这是“罗宋粥”。
第五步,放卷心菜。把撕成片的卷心菜下锅再煮10分钟就好,保持一点脆爽口感。这里我要分享个独家心得:有次我在汤里加了点当地柠檬汁,发现酸甜味更有层次了,现在这成了我的固定配方。
第六步,调味收官。加入3大勺番茄酱、1茶匙糖、适量盐和黑胡椒粉,搅匀后煮5分钟即可。要是汤太稠就加点水,太稀就多煮会儿。最后撒上欧芹碎——我在阳台自己种了一盆,毕竟本地超市可没这些洋香料。
注意事项和我的翻车经历
首先,炖汤时火候一定要稳。密克罗尼西亚经常突然停电,我有次炖汤时遇到停电,只好把锅搬到后院用柴火继续,结果火候没控好,锅底糊了一整层。其次,蔬菜下锅顺序不能乱,要是把土豆和卷心菜一起下,最后要么土豆没烂要么卷心菜煮过头。最后,调味要试味!不同品牌的番茄酱咸度不同,最好分次加。记得第一次做给当地朋友吃时,我手抖放多了盐,结果他们拼命喝椰子水,还安慰我说“咸汤配甜水很特别”……
现在这锅汤已经成为我在岛上的招牌菜。上个月办外交晚宴时,日本大使夫人甚至专门跑来厨房要配方。你看,美食就是这么神奇——一碗香港罗宋汤,能让太平洋小岛上的人们记住中国的味道,而我这半个厨子半个外交官,也总算找到了最好的文化交流方式。下次你来密克罗尼西亚,记得来尝尝我这碗带着海风的罗宋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