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片儿川:一碗祭祀香火里的江南至味
各位老铁,今天咱不聊玄学命理,就说说我当厨子这些年最拿手的一道祭祀菜——杭州片儿川!这碗面啊,可是藏着老杭州人祭祀祖先的讲究。您别看它现在满大街都是,最早可是南宋临安城祭祀典礼上的"头牌"。那时候文人雅士祭祖,讲究"春鲜冬藏",片儿川用的雪菜冬笋肉片,正应了"春发"的吉兆。老祖宗认为这碗面汤清味醇,能引天地清气,让祖先尝到时令鲜味的同时,也把子孙的诚意顺着袅袅热气带到九霄云外。
这面特别适合清明祭祀用——雪菜解春困,笋子通窍门,肉片补元气。去年清明前有个程序员小哥来我店里,说总梦到祖辈念叨"嘴里没味",我教他煮了片儿川去上供,后来他特意来说,梦里的老爷子红光满面直夸"这口鲜灵"!其实啊,祭祀用这面最妙的是老少皆宜,牙口不好的祖先也能享用这软滑入味的面条。
祭祀版片儿川详细教程
第一步备料可得虔诚!猪通脊肉100克切薄片,记得要顺纹路切,这样祖宗吃着不塞牙。新鲜冬笋半支切扇形片,老杭州讲究"笋片如元宝",祭祀时寓意招财进宝。倒笃雪菜50克要用绍兴老坛腌的,那股子陈香最能通天地。面条得选碱水面,久煮不烂象征家运绵长。
第二步煸炒料头有讲究。热锅冷油下肉片,等肉片泛白时,我习惯往锅里洒三粒盐——这是跟庙里老和尚学的,叫"敬天敬地敬祖先"。接着下笋片炒到边缘微黄,这时候满屋飘香,就像给祖先发的"请柬"。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三步调味见真章!雪菜下锅时要念着祭拜者的名字,我爷爷当年传下个诀窍:雪菜要在锅沿呛出"刺啦"声,这叫"响动传音"。加两勺黄酒炝锅,切记要用绍兴花雕,酒香能引着祖先循味而来。
说到这儿得插播我的翻车经历——去年中元节祭祖,我贪快用开水直接煮面,结果面条粘成一团。老辈人告诉我,祭祀的面必须用原汤煮,让每根面条都吸足天地精华。现在我都严格按古法:第四步把炒好的料头加750克高汤,必须是老母鸡熬的金汤,煮沸后下面条。
第五步火候关乎运势!水面微沸时下面,中火煮两分钟就要开盖,用长筷顺时针搅三圈——这个动作叫"引福"。记得有次给侨胞做清明祭祀面,他照着我说的在悉尼家里操作,后来打电话说梦到祖宅院墙发金光呢!
最后撒胡椒粉才是画龙点睛。要用白胡椒,在供桌前现磨,纷纷扬扬的胡椒粉落在汤面,像不像香火缭绕?这时候整碗面汤色清亮,雪菜黄如金,笋片白如玉,肉片粉嫩似桃花,正是"三色映福堂"的吉兆。
祭祀注意事项
这碗面供桌前要摆三才碗(天盖地托中碗),筷子得竖插在面中央,象征天地相通。切记煮面时不能尝咸淡——去年有户人家边煮边尝,结果托梦说祖先抱怨"吃剩饭"。要是给武将之后祭祀,肉片要切柳叶状;文官世家则切方片,所谓"武柳文方"的规矩。最后提醒,供完的面条最好分给晚辈吃,这叫"祖德绵长",但孕妇不能吃祭祀过的雪菜,老话说"酸儿辣女,忌食隔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