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济海滩的海南鱼饭:海风与信仰的馈赠
老铁们,今天咱就在这斐济草屋底下,伴着海浪声聊聊这道海南鱼饭。这可不是普通的鱼配饭,在咱穆斯林饮食传统里,它既是药膳又是主食。鱼肉性温,配上生姜椰浆,特别适合肠胃弱的长辈、需要补气的产妇,还有像咱们这样在海上劳作后浑身湿气重的汉子。椰浆能祛湿热,香茅可驱寒,一锅鱼饭下肚,从喉咙到胃里都暖融融的。
记得去年斋月,我在苏瓦港给渔民们准备开斋饭。三十多号人顶着海风劳作一整天,最抢手的就是这海南鱼饭。用当地马鲛鱼代替传统石斑,椰浆加倍熬煮,连锅底焦香的饭渣都被刮得干干净净——这就是我要说的:好食材得配上对的人。
草屋灶台间的魔法时刻
第一步:选条精神抖擞的珊瑚鳟鱼,咱穆斯林讲究活宰现烹。鱼鳃鲜红、鱼眼清亮的最妙,用柠檬汁和盐里外搓洗,这步去腥比什么料酒都管用。
第二步:把香茅拍扁,老姜切丝,再备上两勺黄姜粉。别忘了最重要的:刚摘的青椰倒出椰浆,椰肉刨成雪白的细丝。
第三步:热带做法不用蒸锅。找口厚底锅,米粒用椰浆浸泡半小时,水量要比平常煮饭少三成——记住喽,鱼汁会渗下来!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四步:腌好的鱼横卧在米上,像婴儿安睡般盖满姜丝香茅。这时候得用香蕉叶代替锅盖,草绳扎紧,文火慢焗二十分钟。
第五步:关键来了!闻到姜香混着椰香时,掀开叶子快速铺上椰肉丝。我那次在苏瓦翻车过:火候太急,椰丝全粘在鱼皮上,后来改用炭火余温烘椰丝才成功。
第六步:最后撒上炸红的洋葱碎,淋一勺棕榈糖熬的酱汁。吃前把鱼肉捣碎和米饭拌匀,让每一粒米都裹上金黄的汤汁。
海风烹饪的特别叮嘱
在斐济做这道菜,有三件事得留心:一是别用金属锅铲,香蕉叶会划破;二是下雨天要多加黄姜,驱湿气;最要紧的是处理鱼时得念“泰斯米”,这是对造物主的感恩。去年开斋节有个澳洲游客问我,为什么草屋做的鱼饭比酒店香?我指着心口说:除了安拉的恩典,还有就是我们不用味精,鲜味都来自椰浆与海鱼的相遇。
当夕阳把草屋染成蜂蜜色,大伙儿围坐蕉叶铺就的餐桌,用手捏起热乎乎的鱼饭。这时你会明白,这不止是填饱肚子,更是大海与土地通过我们的双手,变成滋养身心的仪式。下次你们来斐济,记得带着空胃袋和开放的心,咱就在这草屋底下,再续一锅冒着热气的海南鱼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