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久米島町久做内蒙古血肠:一场跨越3000公里的美食实验
朋友们,今天我要跟你们分享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料理——内蒙古血肠!你可能要问,一个在冲绳小岛上做菜的厨师,怎么会捣鼓起蒙古草原的美食?其实这就是美食最迷人的地方:只要怀着对食材的尊重,在哪里都能复刻出让人惊喜的味道。
先说说这道菜的神奇之处。血肠在蒙古族饮食文化里可是宝藏食物,羊血富含血红蛋白和蛋白质,特别适合容易疲劳、手脚冰凉的伙伴。我有个在内蒙古长大的朋友说,他们那儿冬天零下20度,早上吃几片煎血肠,浑身立马暖烘烘的。加上里面调和的羊肉和草原香料,简直就是天然的能量补给站。不过要提醒三高人群适量食用,毕竟动物内脏胆固醇较高。年轻人、体力劳动者和怕冷的女孩子会特别爱这个味道。
我的久米島改良版血肠教程
在开始前要坦白,我第一次做血肠可是闹过笑话的。当时没掌握好肠衣处理,灌好的血肠在锅里煮着煮着就"绽放"了,一锅汤变成了暗红色"血花汤"。所以你们一定要认真看注意事项啊!
准备材料:新鲜羊血500ml(菜市场预订)、羊小肠3米、羊肉末200g、洋葱半颗、孜然粉两勺、蒙古盐砖一小块。在久米島找羊血费了好大劲,最后是通过渔市老板联系到附近牧场才搞到。
第一步:处理肠衣是关键。把羊小肠翻面用面粉揉搓五分钟,再用柠檬水浸泡。这里有个海岛小窍门——可以加半勺泡盛烧酒去腥,比普通料酒更带清香。
第二步:调馅见真章。羊血要边搅拌边加入切碎的洋葱末,记得去年冬天我在民宿厨房做这个步骤时,路过的小朋友盯着血红色的盆子好奇地问:"叔叔在玩巫术吗?"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第三步:灌肠要耐心。用漏斗把血馅慢慢灌进肠衣,每15厘米用棉线分段。这里教你们个懒人方法:把饮料瓶剪开就是现成的漏斗,比专业工具还好用。
第四步:针刺防爆裂。用牙签在每段血肠上扎几个小孔,这个动作看似简单却是成败关键。记得要像给朋友按摩那样轻柔,扎太深馅料会漏出来。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五步:文火慢煮。水烧到80度左右放入血肠,保持水似开非开的状态煮25分钟。久米島的自来水自带甘甜,煮出来的血肠会带着淡淡回甘。
第六步:冰火两重天。煮好立即浸冰水,这样肠衣才会Q弹。我通常会用民宿制冰机做的冰块,加上当地青柠片一起浸泡。
最后煎制时,平底锅抹薄薄一层冲绳黑芝麻油,中火煎到表面起脆皮,撒上孜然粉和冲绳海盐,那个香味能飘满整条海滨小路!
注意事项备忘录
1. 羊血务必当日新鲜使用,我在久米岛试过冷藏隔夜的,口感会发渣
2. 煮制时切记不能沸腾,水温计很必要
3. 海岛潮湿天气灌肠要加快速度,最好开空调操作
4. 吃不完的血肠可以真空冷冻,但建议三天内食用
说真的,当我在久米島的夕阳下端出这盘泛着油光的血肠时,民宿的北海道客人惊讶地说这比他在札幌吃到的还地道。美食就是这样奇妙,它能让蒙古草原的风吹进冲绳的海岛,让不同文化在舌尖上相遇。下次你们来久米島町久,说不定能在海风里闻到我家飘出的孜然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