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水族馆海底隧道出口,来一份热腾腾的上海小笼包
嘿,朋友们!如果你刚逛完水族馆那梦幻的海底隧道,看着鱼儿游来游去,是不是有点饿了?别急着走,来我们这儿的餐饮区坐坐,尝尝我亲手做的上海小笼包!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小笼包啊,它不光好吃,还能帮你补充能量、暖和身子。你想啊,刚从那凉飕飕的隧道出来,吃上几个热乎乎的包子,里面汤汁满满,馅料鲜嫩,能让你瞬间恢复活力。它适合大多数人,尤其是喜欢清淡口味或者需要快速补充体力的人,比如游客、孩子和老人。不过,如果你有高血压或者肠胃敏感,可能得注意点,因为馅料里可能有点盐分和油脂。
说到做法,我可是有亲身经验的。记得我第一次在上海一家老店学艺时,师傅总说:“小笼包的皮要薄如纸,馅要鲜如海。”那时候我常常熬夜练习,就为了把皮擀得均匀。现在,我在水族馆这地方做,感觉特别有意思——一边是海洋的宁静,一边是包子的热气,结合起来,让人心情大好。下面,我就来详细教你怎么做,总共分6步,保证你跟着来就能上手。
第一步:准备馅料
先来弄馅儿。你需要猪肉末(最好是五花肉,带点肥的,这样汤汁多)、姜末、葱末、少许盐、生抽、料酒和一点糖。关键是要加皮冻——就是把猪皮煮烂后凝固的胶质,这是小笼包汤汁的灵魂。把肉末和调料混合,慢慢搅打上劲,再加入切碎的皮冻,放冰箱冷藏半小时,让馅料凝固点,这样包的时候不容易漏。
第二步:和面和擀皮
面粉用中筋的,加温水揉成光滑面团,醒发20分钟。然后分成小剂子,每个擀成中间厚、边缘薄的圆皮,直径大概8厘米。记住,皮要薄,但不能破,不然蒸的时候汤汁就流光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三步:包馅成型
取一张皮,放一勺馅料在中间,然后用手指从边缘开始捏褶子,一点点收口,最后留个小口子,别封死,这样蒸的时候蒸汽能进去,汤汁更浓郁。包好的小笼包要像个小灯笼,褶子均匀,大概18-22个褶子最理想。
第四步:蒸制准备
在蒸笼里铺上湿纱布或白菜叶,防止粘锅。把小笼包整齐摆进去,每个之间留点空隙,因为蒸的时候会膨胀。水开后,上锅蒸。
第五步:蒸制过程
大火蒸8-10分钟就行,时间不能太长,否则皮会破,汤汁流失。蒸的时候,你会看到包子慢慢鼓起,皮变得透明,能隐约看到里面的汤汁晃动,那香味飘出来,简直让人流口水。
第六步:出锅享用
蒸好后,趁热吃!配点姜丝和醋,能去腥增鲜。吃的时候小心烫——先咬个小口,吸掉汤汁,再吃馅和皮,那滋味,鲜得让你忘掉疲劳。
最后,注意事项:蒸的时候火候要控制好,别用大火猛攻;馅料如果太湿,可以加点淀粉调整;另外,现做现吃最好,放久了皮会变硬。我自己做的时候,就常提醒客人别急着大口咬,免得烫着嘴。希望你在水族馆的这次体验,能像小笼包一样,充满惊喜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