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草原做一碗西宁羊肉盖浇饭
朋友们!想象一下这个场景:你在非洲大草原的Safari营地里,远处长颈鹿正慢悠悠地啃着金合欢树叶,鬣狗的叫声随风飘来,而你手里正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青海羊肉盖浇饭。这可不是什么魔幻场景,去年我在肯尼亚马赛马拉的野外营地就真这么干过!
这碗饭可是高原人民的智慧结晶。青海羊肉自带天然草香,富含蛋白质和铁元素,特别适合在昼夜温差大的地方吃。上次我们营地来了几个从乞力马扎罗山下来的登山者,一个个冻得嘴唇发紫,吃完这碗饭立马红光满面。平时容易手脚冰凉的人、体力消耗大的户外工作者,还有像我们这种在草原上蹲守野生动物拍摄的摄影师,都是这碗饭的忠实粉丝。
草原版制作全攻略
第一步:搞定羊肉。在非洲营地有个好处——新鲜羊肉不难找,当地马赛牧民放养的山羊品质极佳。选羊腿肉最佳,记得要逆着纹理切薄片,这样吃起来更嫩。去年十月我在安博塞利营地做这道菜时,发现用少许菠萝汁腌肉效果惊人(草原上柠檬难找,但野生小菠萝遍地都是),肉质能变得特别松软。
第二步:准备配料。洋葱必不可少,非洲紫皮洋葱风味更浓。胡萝卜和土豆在当地集市都能买到,要是运气好还能摘到野生迷迭香。重点来了:一定要用当地长粒香米,煮饭时加一勺羊油,这样米饭才会粒粒分明带着肉香。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三步:爆香环节。在户外用炭火炉比煤气灶更有风味。铁锅烧热后下羊油,等油面泛起波纹时,倒入羊肉片快速滑炒。记得我在塞伦盖蒂第一次做时,因为火候太猛差点把肉炒老,幸亏及时撒入一把野生百里香挽救了过来。
第四步:炖煮精髓。羊肉变色后立即加入洋葱丝,炒到透明时撒入青海特产花椒粉(这个我每次出国都随身带)。然后倒开水没过食材,加胡萝卜块和土豆块,扔几颗干辣椒。这里有个秘诀:留半碗生羊肉片最后下锅,这样能保持双重口感。
第五步:收汁调味。炖煮20分钟后,汤汁已经变成奶白色。这时加入盐和胡椒粉,把预留的生羊肉片铺在最上面,盖上锅盖焖3分钟。最后撒上青蒜段——这个在非洲确实难找,我通常用当地野韭菜代替,别有风味。
独家经验分享
上个月在奥卡万戈三角洲,我们遇到连续暴雨天气。帐篷里又湿又冷,我就用当地一种叫做"Mopane"的虫子干来代替虾皮提鲜(别皱眉!其实味道很像干虾),混合在羊肉汤里竟然让鲜味提升了好几个层次。还有一次在纳米比亚沙漠营地,我用沙焗代替锅炖,把腌好的羊肉连同配料用锡纸包好埋进烫沙子里,四十分钟后挖出来的羊肉带着特殊的矿物香气,让同行的地质学家直呼吃到了"大地之味"。
重要注意事项
在草原做饭最要小心的是食物存放。羊肉必须当天处理,如果闻到酸味立即丢弃。炖煮时要确保完全煮沸,非洲有些地区的水源可能含有寄生虫。另外就是控制香料用量,过于浓烈的香气可能会吸引不速之客——我有次就因为小茴香放太多,半夜被蜜獾光顾了厨房。
最后盛饭时,记得把带着汤汁的羊肉满满地铺在米饭上,再浇上一勺灵魂辣椒油。坐在营地的篝火旁,听着远方的动物鸣叫,这碗融合了青藏高原和非洲草原风味的羊肉盖浇饭,保证能让你忘记自己离文明世界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