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车仔面:奥运村里的深夜食堂

频道:食谱 日期: 浏览:3

香港车仔面:奥运村里的深夜食堂

记得第一次在香港庙街吃到车仔面时,我被那口浓汤震撼到了——三十多种食材在锅里翻滚,鱼蛋弹牙、萝卜清甜,汤底带着咖喱和沙茶的复合香气,简直像把整个香港的市井烟火都煮进了碗里。今年在奥运村负责运动员餐饮时,我特意把这道"平民美食"搬进了厨房,没想到成了深夜最抢手的治愈系料理。

从流动摊贩到奥运餐桌

车仔面诞生于1950年代的香港,当时小贩推着木头车沿街叫卖,车上铁格锅里炖着牛杂、猪皮、萝卜等配料,工人花几毫子就能吃饱。现在的车仔面早已登堂入室,但精髓没变:一是自由搭配的包容性,短跑运动员爱加高蛋白的牛腩,体操选手偏好低脂的墨鱼丸;二是汤底的功夫,用猪骨、老母鸡熬足6小时,最后加入南洋咖喱粉提香,喝一口能缓解训练后的肌肉疲劳

香港车仔面:奥运村里的深夜食堂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的独家奥运版配方

第三步调汤底时,我改良了传统做法。原来在庙街学艺时老师傅说"汤滚料才鲜",但奥运村厨房的电磁炉火力不够猛。有次我提前用高压锅把猪骨汤压好,发现胶原蛋白释放更充分,汤色奶白却丝毫不油腻。后来每次熬汤都加半勺瑶柱丝,鲜味层次立刻提升——这个秘诀让加拿大运动员连吃了三天,还专门写了感谢卡。

具体做法分六步:

1. 备料阶段准备猪大骨2斤、鸡架1个,冷水下锅焯烫后重新加水,放入姜块和整颗大蒜,大火烧开转小火慢炖4小时

2. 处理配料:白萝卜切滚刀块,与油豆腐一起放进汤里煮到透明;鱼丸、牛丸划十字花刀方便入味

3. 调汤底:取200ml原汤,加入1勺咖喱酱、半勺沙茶酱、1/3勺蚝油,切记不要放盐,靠配料本身的咸度足够

4. 煮面选粗碱水面,水开后下面煮1分30秒刚好Q弹,捞起前烫两根青菜

5. 组装时先铺面条,码上4-6种配料,浇入热汤最后点几滴葱油

6. 隐藏吃法:配一碟香港产的辣咖喱酱,蘸猪皮吃特别过瘾

让全球运动员欲罢不能的秘诀

波兰的击剑运动员第一次见到猪血糕时直摇头,我教他把猪血糕浸在汤里30秒,待它吸饱汤汁再吃,现在他每次都要双份。其实车仔面最妙的就是这种互动感——像玩美食乐高,自己决定加鱿鱼须还是瑞士鸡翅,最后舀汤时一定要听到"哗"的浇注声,热气腾起的瞬间特别治愈。

注意事项:

• 萝卜要削厚皮才能去苦味,但别削太狠,皮下的甜味层得保留

• 猪皮需先用冷水浸泡2小时,开水烫过后再用冰水激一下,这样口感才会Q弹

• 汤底切忌反复沸腾,每次取用后及时补新汤,否则会产生涩味

• 给穆斯林运动员做时,我把猪骨汤换成鸡骨汤,猪皮换成素鸡,同样大受欢迎

昨晚熄灯前,意大利体操队的小姑娘跑来厨房,比划着想要碗车仔面。当我看到她捧着碗喝光最后一口汤时,突然明白:这碗面早就不只是食物,而是用热汤串联起的奥林匹克精神——无论来自哪里,总有一种味道能让你想起家。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