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太平洋的草屋里煮一锅台北记忆

频道:菜品 日期: 浏览:1

在南太平洋的草屋里煮一锅台北记忆

海风裹着咸味钻进斐济草屋的缝隙,我正把晒得皱巴巴的台湾冬瓜糖砖敲成小块。这种黑得发亮的糖砖啊,可是消暑神器,老祖宗传下来的方子特别适合在热带生活的人。经常熬夜的上班族、容易水肿的姑娘、被暑气闷得没胃口的孩子,喝这个比灌可乐强多了——冬瓜本身利水,红糖补气血,生姜还能调和肠胃。去年夏天我中暑倒在皮具工作台边,就是靠邻居送来的冬瓜茶缓过来的,自那以后我的草屋总备着几块冬瓜糖砖。

在南太平洋的草屋里煮一锅台北记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五个步骤煮出海浪味的冬瓜茶

第一步你得找口深锅,我用的还是做皮具染料的不锈钢桶,煮出来的茶硬是带点植鞣革的沉香气。把400克冬瓜糖砖和3升矿泉水倒进去,扔几片我用椰壳雕的生姜片。大火煮开时要像看顾沸腾的染缸那样盯着,糖砖融化时咕嘟咕嘟冒的泡泡,特别像台风天的台北街头积水。

第二步转小火慢炖20分钟,这段时间我通常坐在草屋门口打磨皮包边缘。记得有回煮茶时太专注给皮料封边,愣是把一锅茶熬成了糖浆,锅底结的焦糖脆片差点把勺子都粘住。现在我会定个椰子壳做的沙漏,海鸟掠过屋顶的影子倒映在茶汤里,恍惚间以为是把云林县的夕阳煮化在了锅里。

第三步要捞浮沫,这活儿和清理皮具压印台的碎屑一样解压。用贝壳勺撇掉茶汤表面浅褐色的泡沫,底下渐渐露出琥珀色的茶汤。这时能闻到红糖的焦香混着姜丝的辛辣,飘出草屋的味道常引来当地小孩扒在门框上张望。

第四步关火焖凉是关键!斐济的昼夜温差能自然完成淬炼过程。我通常把锅子挂在草屋梁下,让海风像扇扇子那样轻轻摇晃它。上次用浸泡皮料的玻璃罐存茶,结果高温遇冷炸了一地,现在乖乖用祖传的陶土罐——就是罐底被我补了块鲨鱼皮,每次倒茶都像在举行什么神秘仪式。

最后一步是点睛之笔,挤点青柠汁或撒薄荷叶都好。我试过用面包树汁冰镇,结果茶汤分层成了鸡尾酒,反而被游客当成特色饮料要花钱买。剩下的茶渣别扔,晒干了缝进皮制杯垫,遇热会散发淡淡的甜香

注意事项比裁皮规矩还多

糖砖别买太便宜的,上次贪便宜买的杂牌糖砖,煮完满嘴工业香精味,跟我误用劣质染料染坏鳄鱼皮钱夹时一样心痛。孕妇要减姜,糖尿病患改代糖——这事我有教训,房东奶奶喝了我送的常规版茶饮后血糖波动,我赔了三个手工皮包才哄好。存茶别超过三天,有次我出海回来发现馊了的茶汤,那味道堪比打翻的植鞣革护理液。

当夕阳把草屋的影子拉得和椰子树一样长时,我总会倒杯冬瓜茶坐在皮料堆里。茶汤里的甜涩交织像极了当年在台北永康街学艺的夏天,那时我既当厨师学徒又跟着皮具师傅,总在围裙兜里同时装着香料和边角料。现在这锅在南太平洋沸腾的茶,咕嘟声里煮着双份的人生

关键词: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