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舞蹈教室做黄冈烧梅?这个跨界组合有点意思!

频道:食谱 日期: 浏览:1

在舞蹈教室做黄冈烧梅?这个跨界组合有点意思!

你们肯定想不到,我这位整天围着灶台转的厨师,最近居然在舞蹈教室的把杆旁边包起了烧梅!事情是这样的——我们动物园要给新来的小熊猫办欢迎派对,园长非要搞点特别的,我就突发奇想:不如把厨房搬到舞蹈教室,边看动物们训练边做黄冈烧梅。这烧梅啊,可是我们湖北黄冈人的心头好,据说从明朝就开始流传了。老辈人说读书人赶考前都要吃这个,因为形状像绽开的梅花,又像顶戴花翎,寓意"步步高升"。

这玩意儿特别适合熬夜加班的人和学生党,糯米馅儿扛饿,五花肉提供能量,外皮薄得像纸却不容易破。上次给考保育员证书的饲养员们做过,他们说比能量棒管用多了。不过糖尿病患者可得少吃,糯米升糖指数高着呢。

舞蹈教室里的烧梅制作奇遇

第一步备料就乐子大了。我正在称糯米,突然听见背后"哐当"一声——原来鹦鹉把核桃当玩具踢进了舞蹈教室!更绝的是,当我切香菇丁时,长颈鹿居然把脑袋伸进窗户闻香味。食材要记牢:糯米500克提前泡三小时,五花肉200克切丁,香菇、竹笋各100克,还有饺子皮30张。对了,一定要买现成的饺子皮,在舞蹈教室这种地方想擀皮?除非你想让面团粘满把杆!

第二步炒馅儿是关键。把糯米蒸熟后,热锅下五花肉煸出猪油,这时候香味飘出去,连平时高冷的黑天鹅都游到窗边探头探脑。接着放香菇丁、竹笋丁翻炒,加生抽、老抽、蚝油各两勺,记得要炒到糯米染上酱色。这里有个小窍门:撒点胡椒粉能解腻,这是我跟黄冈老师傅学的。

在舞蹈教室做黄冈烧梅?这个跨界组合有点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包烧梅时河马打了个喷嚏

最精彩的第三步包馅儿来了。取饺子皮用擀面杖把边缘擀出荷叶边,挖一勺馅料放在中间。这时候河马突然在隔壁打喷嚏,震得镜子都在晃,我手一抖就把烧梅捏成了包子!所以建议大家在做精细活时,最好先确认附近没有会打喷嚏的大型动物。正常做法是虎口轻轻收拢,让烧梅在腰部绽开裙边,顶部留个口能看到馅料才地道。

第四步蒸制要注意:笼屉布要打湿,烧梅之间留足空隙。我在舞蹈教室用的是便携蒸锅,水开后蒸8分钟就够。这时候可以欣赏鹦鹉在把杆上走平衡木——说真的,它比某些学员站得还稳。蒸好开盖时,烧梅皮会变得半透明,能隐约看到里面酱色的糯米馅,像裹着薄纱的舞者

说到我的翻车经历:第一次做的时候贪心包太多馅,蒸完直接"开口笑",糯米从顶部涌出来像火山喷发。后来发现馅料不能超过皮的三分之二,要给糯米膨胀留空间。还有次火太大,水烧干后蒸锅底烧黑了,害得我被园长念叨了三天。

最后给新手几个忠告:蒸的时候要在笼屉上刷层油,不然撕底时你会哭;吃的时候配杯青砖茶最解腻;要是想在舞蹈教室做,记得先把门窗关好——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

关键词: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