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恐龙骨架旁做一碗芜湖虾子面

频道:食谱 日期: 浏览:3

在恐龙骨架旁做一碗芜湖虾子面

你说奇怪不奇怪?我这个人啊,既是颠勺的厨子,也是拿手术刀的妇产科医生。今天咱们不在厨房,也不在医院,而是在这片刚挖出梁龙肋骨的考古现场——对,就是旁边架着地质锤、摆着刷子的地方。黄沙漫天里,我突然特别想吃一碗热乎乎的芜湖虾子面。

这碗面啊,比化石更有故事

芜湖虾子面可不是普通面条,它在光绪年间就飘香了。长江边的渔民把新鲜河虾剥出虾仁,剩下的虾头虾壳舍不得扔,晒干碾碎就成了金贵的虾子。这面特别适合孕早期没胃口的准妈妈——虾子富含蛋白质和锌,能促进胎儿神经系统发育;汤里放的少量陈醋,刚好缓解孕吐。去年我给临产的李老师做过,她当时扶着考古探方边说:“比止吐药管用多了!”

在恐龙化石边抻面条

1. 先处理虾子——用我消毒器械的酒精棉擦干净手,取20克干虾子泡在温水里。旁边三米外就是刚清理出来的恐龙趾骨,队员小张笑着说:“您这虾子化石比恐龙化石还香!”

2. 揉面要像接生般温柔:200克高筋面粉加个鸡蛋,慢慢兑45克水。记得去年在三星堆考古棚里,我边揉面边给实习生讲子宫收缩原理——面团和肌肉一样,过度揉搓会失去弹性。

3. 醒面时熬汤:猪筒骨和金华火腿吊汤,水沸立刻转小火。这火候好比保胎,得用文火慢炖才能汲取营养。

4. 抻面绝活展示!把醒好的面团甩开——哎,这块腕龙脊椎化石当案板正合适。面条要抻得像脐带般柔韧,去年给考古队做夜宵,王教授愣说看抻面比看化石修复还治愈。

在恐龙骨架旁做一碗芜湖虾子面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5. 滚水下面时,我把筛网架在化石清理箱上——别说,这不锈钢箱比漏勺还顺手。面煮两分钟刚好,太久会像过度扩张的宫颈般失去张力。

6. 最后把爆香的虾子撒上去,浇汤时特意从碗边淋——这样不会冲散虾子,就像羊水缓缓流动。

端着面盒看星空时的叮嘱

孕晚期妈妈要少虾子多汤;痛风人群换成鸡汤底;和化石打交道的小张说他连着吃三天了——我赶紧提醒:再好吃也得配蔬菜,就像考古不能只挖一种地层。今晚的银河特别亮,我们围着梁龙骨架吸溜面条。小张突然说:“医生,这面比恐龙年轻一亿五千万年,但温暖是一样的。”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