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塞纳河畔做一碗云南菌子煲
朋友们,想象一下这个画面——塞纳河边的老工作室里,画架上还有未干的油画颜料,而我在铸铁锅里煨着一锅来自云南的野生菌。这可不是普通的炖菜,去年在香格里拉集市我亲眼见过,当地人手把手教我挑菌子:松茸要选伞盖未开的,牛肝菌捏起来得硬挺,见手青变青的部位越明显越毒也越鲜。现在巴黎下着细雨,正好用这锅热气腾腾的菌菇煲唤醒记忆。
这锅菌子到底有多神奇
这锅菌子煲特别适合三类人:经常熬夜的画廊策展人、天天对着电脑的码农、还有像我们这样在工作室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的创作人。鸡枞菌能帮你扛住加班,松茸富含的氨基酸对修复神经特别好,牛肝菌里的硒元素简直是防脱发神器。上周我工程师朋友连续熬了三天改代码,喝完这个居然说眼睛不酸了——虽然可能是心理作用,但热汤下肚的治愈感绝对真实。
记得第一次处理见手青差点翻车。当时没戴手套就去切片,手指被汁液染得发青,当地阿姐急得用方言喊:"要戴手套!要煮透!"现在每次处理都像做化学实验,砧板旁必备计时器,毕竟在巴黎可找不到云南的解毒草药。
来跟着我一步步做
1. 菌子预处理太关键了!松茸别用水冲,用陶瓷刀刮掉泥,湿布擦净。牛肝菌切片时注意观察虫眼,有白丝网状的才是极品
2. 煸香料时我有个独门秘诀:把蒜片炸到金黄后捞出一半,最后撒汤上特别香
3. 煎菌子要分批次,松茸最先下锅,见手青必须满20分钟不能偷懒
4. 加高汤那步别用巴黎的自来水,备瓶依云水真的不一样
5. 转小火慢炖时,我习惯加勺丽江带回的漆油,这是跟白沙古镇老板娘学的
6. 起锅前撒的青蒜得是法国本土产的,味道更冲更配菌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些血泪教训要记牢
见手青没煮透真的会看见小人跳舞!我有次为了保持脆感缩短了五分钟,结果手指发麻头晕了整晚。别迷信什么银针试毒,云南菌子的毒素银针根本测不出来。工作室里最好备着活性炭,万一不对劲立即灌下去。最后提醒:炖菌子的锅千万别用铜锅,会起化学反应。
现在我的工作室总飘着菌香,法国邻居们最初觉得奇怪,后来尝过都上了瘾。有个搞行为艺术的朋友甚至说,这锅汤比咖啡更能激发灵感。其实食物哪有那么神奇,不过是在异国他乡,用熟悉的味道给自己造个避风港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