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饺子的南北奇缘:当辽宁老边饺子遇见龙岩客家文化

频道:菜系 日期: 浏览:2

一碗饺子的南北奇缘:当辽宁老边饺子遇见龙岩客家文化

说起饺子,咱们中国人没有不熟悉的。但要是提到辽宁老边饺子,那可就有讲究了。这老边饺子啊,可不是普通的水饺,它是沈阳城里传承了将近两百年的老字号。创始人边福老爷子在道光年间从河北逃荒到沈阳,为了谋生就在街头支了个摊子卖饺子。没想到这一卖就卖出了名堂,到现在都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您可能要问了,这东北的饺子跟福建龙岩有啥关系?嘿,这就是美食的奇妙之处了。我去年去龙岩考察客家饮食文化,在古田会议旧址附近的一家客家菜馆里,居然看到了"老边饺子"的招牌。当时我就纳闷了,这不是东北的玩意儿吗?后来跟老板一聊才明白,原来客家人历史上就是不断迁徙的族群,对各地美食都有很强的包容性。老板说,他在沈阳当过兵,退伍后就把老边饺子的手艺带回了龙岩。

老边饺子的养生之道

这老边饺子啊,最大的特色就是馅料。用的是三肥七瘦的猪肉,配上十几种中药材调制的秘方。冬天吃能暖身子,夏天吃能开胃,春秋吃还能补气。特别是对老人和孩子特别合适,容易消化,营养也均衡。我在龙岩见到的那位老板还说,他根据当地客家人的饮食习惯,在馅料里加了点笋干,这样就更符合南方人的口味了

要说这饺子的功效,那可多了去了。面皮提供碳水化合物,肉馅提供蛋白质,蔬菜提供维生素,这么一搭配,营养全面得很。而且老边饺子用的中药材都是温补的,什么当归、黄芪之类的,既不会太燥热,也不会太寒凉,适合各种体质的人。

一碗饺子的南北奇缘:当辽宁老边饺子遇见龙岩客家文化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手把手教你包出地道的老边饺子

要说包这老边饺子,我可是有发言权的。在龙岩那家店里,老板手把手教了我一遍。回家后我又自己琢磨着做了好几次,现在都能出师了。下面我就把详细步骤跟大家说道说道。

第一步是和面。这可是个技术活,得用高筋面粉,温水和面。水要分次加,边加边搅拌,直到面粉变成絮状。然后就要上手揉了,得揉到面团光滑不粘手才行。我记得第一次自己做的时候,水加多了,面团粘得满手都是,最后还是加了干面粉才救回来。

第二步是调馅。猪肉要选前腿肉,肥瘦相间的最好吃。肉馅要手工剁,机器绞的没那个口感。然后就是加入老边饺子的秘制调料了,这个配方我可是跟老板软磨硬泡才要来的。主要有十三香、姜末、葱末、生抽、老抽,还有最关键的一味——用高汤代替水来打馅。

第三步是擀皮。这个最考验手上功夫了,要中间厚边上薄。我在龙岩学的时候,老板说客家女人擀饺子皮是一绝,她们能用擀面杖同时擀两个皮,我是学不会这个绝活,只能老老实实一个一个擀。

第四步是包饺子。老边饺子的包法很特别,要捏出十八个褶,象征着"要发"的吉祥寓意。这个我可练了好久,最开始包的饺子不是露馅就是形状难看,现在总算是能捏出像样的褶子了

第五步是煮饺子。水要宽,火要大,等水开了再下饺子。下锅后要用勺子背轻轻推一下,防止粘锅。等水再开了,要加三次凉水,这样煮出来的饺子皮才劲道。

最后一步就是调蘸料了。蒜泥、酱油、醋、辣椒油,这个就看个人喜好了。不过在龙岩,老板还教了我一个客家人的吃法,就是用当地的米醋加上蒜蓉,别有一番风味。

几个小贴士要记牢

包饺子看起来简单,其实门道不少。首先要注意肉馅不能太瘦,不然吃起来会柴。其次擀皮的时候一定要中间厚边上薄,这样包的时候不容易破。还有煮饺子的时候千万别盖锅盖,不然饺子皮容易破。

我记得在龙岩学艺的时候,正好听到远处有人在唱客家山歌。老板说那是他们在唱《十二月煮饭调》,里面就有唱到怎么包饺子。这美食啊,就是这样,走到哪儿都能跟当地的文化融合在一起。就像这老边饺子,在东北是传统美食,到了龙岩,跟客家文化一结合,又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所以说,美食无界限。一碗老边饺子,既能让人品味到东北的豪爽,又能感受到客家人的智慧。下次您要是去龙岩,不妨也去找找看,尝尝这南北融合的老边饺子,保准让您回味无穷。

关键词: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