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新北区西夏墅羊肉:冬日暖身的舌尖非遗
朋友啊,你要是冬天路过常州新北区,满街飘着的羊肉香准能勾住你的魂!这西夏墅羊肉可不是普通吃食,它背后藏着段"流浪美食家"的故事——据说清末有位西北来的回民厨师,带着西域香料途经西夏墅镇,见本地山羊肥嫩,便用祖传手艺炖煮,竟让西北的豪迈与江南的温润在锅里撞出火花。如今这道菜成了市级非遗,老食客都说它"温中补虚、驱寒暖胃",特别适合手脚冰凉的姑娘、熬夜加班的打工人,老人家吃两筷额头能冒细汗,比穿羽绒服还管用!
说来有趣,我在常州考察时发现,这羊肉锅子竟和当地两样宝贝暗通款曲——天门糖塑的老艺人捏羊时,定要参照炖得颤巍巍的带皮羊肉纹理;茶圣陆羽在《茶经》里写的"啜苦咽甘",配着羊肉的余韵正好解腻。你看,美食走到高处,总是和其他艺术门类手拉着手。
一锅羊肉的修炼手册
去年大雪天我在西夏墅农户家偷师,主家王大爷边往灶膛添柴边念叨:"好羊肉要经历三沉三浮才修得正果"。现在我把这秘传六步整理给你:
第一步选材就得狠心:挑40斤左右的阉割山羊,取带皮后腿肉,肥瘦相间像大理石花纹。我亲自上阵挑肉时,王大爷拍着我选的羊腿夸道:"小年轻眼毒!这肉冻过两夜再化开,纤维断裂更易入味。"
第二步焯水讲究"冷汤热肉":羊肉冷水下锅,加半碗黄酒几片姜,火苗舔着锅底慢慢升温。等浮沫像云朵般聚拢,迅速捞起用温水冲洗,千万不能用冷水!肉遇冷收缩就前功尽弃。
第三步爆香要舍得放料:菜籽油烧热,下姜块、葱段、干辣椒编炒,重点来了——加整颗草果和肉蔻,这可是西北师傅带来的秘方。记得我当时手抖多放了两颗八角,王大爷急得直接伸手进锅捞:"八角夺味,咱们不是卤菜!"
第四步炖煮得文武兼修:羊肉入锅翻炒到焦黄,冲入滚烫的花雕酒,加热水没过三指宽。大火烧开转小火,撒把宁夏枸杞,盖盖焖两小时。期间别总掀盖,让蒸汽在锅里循环修炼。
第五步收汁看火候:待筷子能轻松穿透羊皮时,加白萝卜块再炖20分钟。这时满屋香气能把邻居家的猫引来,我上次炖的时候,楼下装修的工人都忍不住探头问:"老板,能讨碗汤喝不?"
第六步点睛靠青蒜:关火后撒大把青蒜段,靠余温激发出草木清香。讲究的店家会另配腐乳韭菜花碟,但老饕都先喝汤再吃肉,原汤的鲜醇才是灵魂。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吃货必备生存指南
这锅羊肉虽好,也有些门道要牢记:痛风发作期千万别碰肉汤,孕妇炖煮时要去掉当归等活血药材。若是夏天想吃,记得搭配常州本地产的碧螺春,茶多酚能化解油腻。上次我贪嘴连吃三天,喉咙痛得冒烟,王大爷笑着塞给我一包胎菊:"羊肉性温,得用凉茶压一压,跟陆羽茶经里说的阴阳调和一个理儿。"
现在每次看到窗外的雪花,我就想起那口咕嘟咕嘟的羊肉锅。琥珀色的汤里浮着翡翠般的蒜叶,羊皮颤巍巍挂着汁水,连向来挑食的女儿都能拌着汤汁吃两大碗饭。美食啊,说到底就是让人间烟火里长出诗意的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