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新北区西夏墅羊肉:冬日里的一碗文化滋补
说起咱们常州的西夏墅羊肉,那可是有上百年历史的老味道了!早在明清时期,西夏墅就是江南重要的羊肉集散地。这里地处长江沿岸,水草丰美,养出的山羊吃百草长大,肉质紧实不膻。老辈人说,从前赶羊人沿着古道把羊群赶到西夏墅集市,现杀现煮的羊肉汤香能飘出三里地。这羊肉性温味甘,最适合作冬令滋补,既能驱寒暖胃,又能补气养血,特别适合体质虚弱的老人、产后妇女和经常熬夜的上班族。
记得去年冬至那天,我特意跑到西夏墅老街买了三斤带皮山羊肉。老板娘教我用指甲掐了掐羊皮,笑着说:"你看这皮子Q弹得很,皮下脂肪薄如纸,绝对是吃草长大的跑山羊!"这经验可真管用——后来我每次挑羊肉都先掐皮,再闻味道,带着青草香的准没错。
手把手教你炖一锅金黄奶白的羊肉汤
第一步:选2斤带皮羊腩肉,切记要请摊主用喷枪燎掉表皮杂毛。回家后用钢丝球刷洗焦皮,这步特别重要!我第一次做时偷懒没燎透,结果煮出来的汤混着股毛腥味。
第二步:羊肉剁块后冷水浸泡2小时,中途换三次水。别省这功夫,血水去得越彻底,汤色越清亮。
第三招:冷水下锅加三片老姜,水开前撇浮沫这招是跟西夏墅老厨师学的——要在将沸未沸时快速撇沫,这样肉质最嫩。等水大滚了再撇,肉就老了。
第四步:把焯好的羊肉放进砂锅,加热水没过三指宽。这里有个秘诀:加半个削皮的苹果同煮,果酸能软化纤维,煮出的羊肉格外酥烂。
第五步:大火滚20分钟转文火慢炖90分钟。记得在60分钟时下盐,早放盐肉柴,晚放汤寡淡。
第六步:临关火前撒把青蒜苗,爱吃辣的可以加勺红油,红绿相间看着就开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羊肉遇见瓯剧与皮鞋的奇妙缘分
说来有趣,我在常州认识的老饕里,竟有位温州来的皮鞋匠人。他告诉我,每年冬天来西夏墅收皮料时,总要喝上几碗羊肉汤。有次在锅炉边他即兴唱起瓯剧《高机与吴三春》,高亢的唱腔混着羊肉香在作坊里回荡。他说在温州做皮鞋的老师傅都相信,吃了羊肉手脚暖和,纳鞋底时针脚能更绵密。这倒让我想起炖羊肉也要像做皮鞋般讲究——火候就像针脚,得均匀绵密才能出精品。
三个关键点让你不踩坑
1. 千万别放八角!西夏墅做法讲究原汤本味,大料会盖住羊肉的鲜甜。我第一次做时放了八角,老常州朋友喝了一口就皱眉说:"这汤穿西装打领带啦!"
2. 想汤色奶白有个诀窍:保持全程滚沸。有次我中途加水没烧开,结果煮出清汤,后来才知道蛋白质和脂肪必须高温乳化才能变白。
3. 肠胃弱的朋友记得配着生萝卜片吃,我们这儿老话讲"羊肉配萝卜,气得大夫哭"。上次邻居阿姨吃完上火,第二天照着这个方法吃就舒坦多了。
现在每当我掀开咕嘟冒泡的砂锅,看奶白的汤汁包裹着颤巍巍的羊肉,总会想起那位边纳鞋底边唱戏的温州老师傅。他说过:"好东西都要慢工出细活,炖羊肉和做皮鞋、唱大戏一样,功夫到了味自真。"这话说得在理,美食从来不只是舌尖的事,更是生活智慧的传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