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空舱里做内蒙古奶皮子?这招让宇航员都馋哭了!

频道:菜品 日期: 浏览:2

在太空舱里做内蒙古奶皮子?这招让宇航员都馋哭了!

朋友们,今天咱们不聊星际旅行,就说说怎么在太空舱的模拟厨房里复刻一道内蒙古传统美食——奶皮子!这玩意儿可是草原上的“固体牛奶”,一碗下去能顶半天饿。宇航员在失重环境下容易骨质疏松,奶皮子富含乳钙和蛋白质,正好能强健骨骼;它温和滋润的特性也适合肠胃脆弱的太空工作者,就连乳糖不耐受的人也能少量食用——毕竟经过发酵后乳糖含量大幅降低啦!

零重力下的奶皮子制作全攻略

第一步:选材得用太空特供奶。在模拟舱里,我直接拆了袋宇航员专用高钙灭菌奶,倒进悬浮式加热锅。这儿有个小窍门——太空舱的电磁炉必须调至70℃恒温,温度太高蛋白质会瞬间结块,太低又无法形成奶皮。

第二步:慢火熬出“太空涟漪”。在地球上煮奶要不停搅拌防糊底,但在模拟失重环境下,牛奶会自动形成球状悬浮。我得用磁力搅拌器轻轻划圈,看着奶液像银河系旋涡一样缓缓转动……

在太空舱里做内蒙古奶皮子?这招让宇航员都馋哭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三步:静置冷凝是关键环节。去年我在内蒙古牧区亲手做奶皮子时,牧民教我在陶罐上盖松木盖子自然冷凝。但在太空舱里,我直接把奶锅塞进快速冷凝仪——零重力环境下水分蒸发慢,必须靠设备加速。记得那次在草原,我傻傻把奶锅放在蒙古包外,结果半夜被野猫舔了个精光!

第四步:揭皮要有“太极手法”。等奶面结出皱巴巴的奶皮,用食品级硅胶铲沿锅边轻轻探入。这里要像太极推手似的借力发力——铲子贴锅15度角滑入,手腕突然上挑,整张奶皮就能完整揭下。太空舱里没有重力帮忙,反而更容易揭出厚度均匀的完美圆形

第五步:多层叠加压制成型。把揭下的奶皮铺在抗菌案板上,每叠三层刷少许蜂蜜水(这能增强粘合性)。最后用真空压缩仪压12小时,模拟出传统石压效果。

太空版注意事项手册

千万别用铝制容器!上次我用太空舱的备用铝盒盛奶皮,结果乳酸和金属发生反应,奶皮染上股铁锈味。最好选陶瓷涂层器皿,存放时还要避开生命维持系统的强气流——失重环境下食物屑可能堵塞空气过滤器。

要是发现奶皮表面有晶状体,别慌!那是乳清析出的天然酪蛋白,用超声波食品检测仪扫一下,只要没显示微生物超标就能吃。最后提醒:太空舱里制作发酵食品务必佩戴口罩,毕竟封闭环境中菌群失控可不是闹着玩的!

关键词: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