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食谱大全菜谱 食品历史图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食谱大全菜谱 食品历史图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答者每年的年夜饭,菜品基本大致相同,题主请鉴赏!头道菜一定是鱼,寓意年年有余,因为答者家住渤海湾,所以都以海鱼入菜,一般为酱扔吧鱼(虾虎鱼),炸黄花鱼,清蒸海鲈鱼。第二道是红烧猪蹄(猪手),寓意搂钱,来年发大财。第三道为四喜丸子,寓意福禄寿喜。第四道为小鸡炖蘑菇,寓意大吉大利。第五道为芹菜炒肉,寓意芹菜,来年劳动致富。第六道为肉沫烧茄条,寓意大红大紫。第七道为红烧肉,寓意来年红红火火。第八道为东北较为常见的蘸酱菜,一般以生菜为主,加入白菜心、油麦菜、小香葱、白萝卜条,粘着东北大酱,爽口、开胃、解腻。其余的菜基本就是一些家常炒菜,大概一桌能有十二三道,足够家人吃饱、吃好。主食一般都是饺子,常做的馅有肉三鲜,素三鲜,芹菜猪肉,***猪肉,酸菜猪肉,牛肉馅和驴肉馅的。因为牛肉和猪肉有的亲戚忌口,所以基本上过年家里包的饺子都以三鲜馅或者芹菜猪肉为主!酒一定要白酒,并且一定要53度以上的,低度酒喝着口感差,答者不会喝酒,所以对于酒品就不再过多叙述了。
感谢邀请!
我当知青时吃过。知青点在沅水河畔,利用地理优势大种蔬菜,瓜果。每月要上街掏大粪两次,划船去,四个人完成一船大粪任务,分到个人,每人挑六担就够了。
中午时分,进餐馆吃午饭,每人每天补助0.5元,四个人共计2元。点菜如下:
1.小莱两个0.2元,
3.红烧肉0.8元,
4.家常豆腐0.15元
5.三鲜汤0.4元
6.四人米饭0.2
吃饱喝足后,拉纤划船归队。
七十年代,北京的国营饭店挺多的。经常去南来顺吃饭,烧饼五分钱一个,油饼六分钱一个,豆腐脑八分钱一碗,豆浆二分钱一碗,红小豆枣粥三分钱一碗。吃个早点也就一毛多钱。素炒饼,两毛钱一大盘子,好吃又实惠。宣武老墙根有个饭馆,中午老在那吃麻酱面2毛钱4两面,蓝边碗,两小碗加点黄瓜丝。王府井百货大楼出南门,有个包子铺,3个包子三毛钱,小米粥二分钱一碗,咸菜不要钱,三毛二分钱吃一顿饭。东安市场出南门,小吃一大片,便宜又实惠。
百货大楼北面,有个馄饨侯,一大海碗的馄饨,一块五毛钱,5分钱一个烧饼,一顿饭吃得挺饱。有时候也光顾西单把角的庆丰包子铺。
六七十年代我没下过饭店(当时称为“下馆子”)。就说说八十年代初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吧!
我一九八零年九月去县城念师范,每周六下午大扫除,周日放***一天。周日这天两顿饭。我每周日走着去城里午饭,也就是下馆子。当时没有个体小吃部,都是国营的饭店。我经常去的这个叫“东方红饭店”。
大米饭每斤0.25元,1斤粮票。有3两一晚的,有5两一碗的。3两的8分钱3两粮票,5两的1角3分钱半斤粮票。没有4两一碗的。我每次都是要一碗5两的,再来1角钱的炒菜,炒菜是干豆腐炒***片没有肉。也有2角钱一盘的菜,里面有肉,但我一次也没吃过。不管是1角还是2角的菜,都是事先已经炒好好放在一个大四方盘子里,服务员用铁勺子给盛一勺子。
当然也有现炒的炒菜,估计得5角以上到两元之间。因为我没吃过 现在也不记得到底多少钱 。记得外面摆着的 也有拼盘,是切开的咸鸡蛋。那个是2角还是5角现在记不清了 。
到了1983年夏天我们实习的时候,就已经有个体小吃部了。可以吃面条、饺子、米饭等。我为了省钱,天天中午吃的一种食物叫碗陀儿。是用荞麦面做的,形状就是一个碗,所以叫碗陀儿。店主把它切成小块儿 ,洒上蒜、酱油、醋。拌匀之后吃,一顿饭是2角。念书三年没有吃过一次饺子。吃过面条,是炸酱面,1毛5还是两毛记不清了 。
以上是我的亲身经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食谱大全菜谱 食品历史图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食谱大全菜谱 食品历史图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prtw.com/post/27782.html